徐霞客游记节选 徐霞客游记课文

十六日余暂憩赵寓,作寄衡州金祥甫书,补纪游之未尽者 。
十七日雨 。余再憩赵寓,作家报并祥甫书,简点所市石 。是日下午,辄闭诸城门,以靖蒲燔灵也 。先是,数日前先礼忏、演剧于藩城后,又架三木台于府门前 。有父、母及妃三灵,故三台 。至是夜二鼓,遍悬白莲灯于台之四旁,置火炮花霰xiàn礼花于台上,奉灵主于中,是名“升天台” 。司道官吉服奠觞敬酒,王麻冕拜,复易吉服再拜,后乃传火引线发炮,花焰交作,声震城谷 。时合城士女喧观,诧为不数见之盛举 。促余往寓目,余僵卧不起,而得之静闻者如此 。
十八日托静闻从朝云岩觅融止上人入寓 。饭后,以所寄金祥甫书及家报、石帐付之,托转致于衡,嘱祥甫再寄家中 。
十九日以行囊简付赵主人时雨 。余雨中出浮桥,将附舟往阳朔 。时即开之舟,挨挤不堪;姑入空舟避雨,又不即去,乃托静闻守行李于舟,余复入城 。登城楼,欲觅逍遥楼旧迹,已为守城百户置家于中 。遂由城上南行,二里,抵文昌门 。门外为五胜桥,漓之支流与阳江之分派交通于下 。复循城外西过宁远门,乃南越南门桥,觅摹碑者,已他出 。余初期摹匠同往水月,拓陆务观、范石湖遗刻 。至是失期,乃赴雉山别郑、杨诸君,以先两日二君托人来招也 。比至,又晤白益之,名弘谦,真谦谦君子也 。时杨君未至,余少待之,雨大至,遂坐雉岩亭,方伸纸欲书补纪游,而杨君、朱君继至,已而郑君书《小序》见投,而朱君之弟涤凡亦以诗贶kuàng赠与,余交作诗答之 。暮,抵水月岩西舟中,宿 。
二十日舟犹欲待附者乘船的人,因令顾仆再往觅拓工 。遂同抵水月观洞,示所欲拓,并以纸价付之,期以阳朔游还索取所拓 。是日补纪游程于舟中 。舟泊五胜桥下,晚仍北移浮桥,以就众附也 。是日晴丽殊甚,而暑气逼人 。当午有王孙五人入舟强丐乞讨焉,与之升米而去 。
二十一日候附舟者,日中乃行 。南过水月洞〔东〕,又南,〔雉山、穿山、斗鸡、刘仙、崖头诸山,皆从陆遍游者,惟斗鸡未到,今舟〕出斗鸡山东麓 。〔崖头有石门净瓶胜,舟隔洲以行,不能近悉 。去省已十里 。〕又东南二十里,过龙门塘,江流浩然,南有山嵯峨骈立,其中峰最高处,透明如月挂峰头,南北相透 。又东五里,则横山岩屼突江右 。渐转渐东北行,五里,则大墟在江右,后有山自东北迤逦来,中有水口,疑即大涧榕村之流南下至此者 。于是南转又五里,江右复有削崖屏立 。共隔江为逗日井,亦数百家之市也 。又南五里,为碧崖,崖立江左,亦西向临江,下有庵 。横山、碧崖二岩夹江右左立,其势相等,俱不若削崖之崇扩也 。碧崖之南,隔江石峰罗列而起,横障南天,上分危岫,几埒巫山,下突轰崖,数逾匡老 。于是扼江而东,江流啮其北麓,怒涛翻壁,层岚倒影,赤壁、采矶,失其壮丽矣 。崖间一石纹,黑镂白章,俨若泛海大士,名曰沉香堂 。其处南虽崇渊极致,而北岸犹〔夷〕豁,是为卖柴埠 。共东五里,下寸金滩,转而南入山峡,江左右自是皆石峰藿珮,争奇炫诡,靡不出人意表矣 。入峡,又下斗米滩,共南五里,为南田站 。百家之聚,在江东岸,〔当临桂、阳朔界 。〕山至是转峡为坞,〔四面层围,仅受此村 。〕过南田,山色已暮,舟人夜棹不休 。江为山所托,佹guǐ偶然东佹南,盘峡透崖,二十五里,至画山,月犹未起,而山色空濛,若隐若现 。又南五里,为兴平 。群峰至是东开一隙,数家缀江左,真山水中窟色也 。月亦从东隙中出,舟乃泊而候曙,以有客欲早起赴恭城耳 。由此东行,有陆路通恭城 。
〔漓江自桂林南来,两崖森壁回峰,中多洲渚分合,无翻流之石,直泻之湍,故舟行屈曲石穴间,无妨夜棹;第月起稽缓,菜叶网,闇行明止,未免怅怅 。〕
二十二日鸡鸣,恭城客登陆去,即棹舟南行 。晓月漾波,奇峰环棹,觉夜来幽奇之景,又翻出一段空明色相矣 。南三里,为螺蛳岩 。〔一峰盘旋上,转峙江右,〕盖兴平水口〔山〕也 。又七里,东南出水绿村,〔山乃敛峰〕 。天犹未晓,乃掩篷就寐 。二十里,古祚驿 。又南十里,则龙头山铮铮露骨,〔而阳朔〕县之四围,攒作碧莲玉笋世界矣 。
阳朔县北自龙头山,南抵鉴山,二峰巍峙,当漓江上下流,中有掌平之地,乃东面濒江,以岸为城,而南北属于两山,西面叠垣为雉,而南北之属亦如之 。西城之外,最近者为来仙洞山,而石人、牛洞、龙洞诸山森绕焉,通省大路从之,盖陆从西而水从东也 。其东南门鉴山之下,则南趋平乐,水陆之路,俱统于此 。正南门路亦西北转通省道 。直南则为南斗山延寿殿,今从其旁建文昌阁焉,无径他达 。正北即阳溯山,层峰屏峙,东接龙头 。东西城俱属于南隅,北则以山为障,竟无城,亦无门焉 。而东北一门在北极宫下,仅东通江水,北抵仪安祠与读书岩而已,然俱草塞,无人行也 。惟东临漓江,开三门以取水 。从东南门外渡江而东,濒江之聚有白沙湾、佛力司诸处,颇有人烟云 。
上午抵城,入正东门,即文庙前,从其西入县治,荒寂甚 。县南半里,有桥曰“市桥双月”,八景之一也 。〔桥下水西自龙洞入城,〕桥之东,飞流注壑 。〔壑大四五丈,四面丛石盘突,〕是为龙潭,入而不溢 。桥之南有峰巍然独耸,询之土人,名曰易山,盖即南借以为城者 。其东麓为鉴山寺,亦八景之一 。“鉴寺钟声 。”寺南倚山临江,通道置门,是为东南门 。山之西麓,为正南门 。其南崖之侧,间有罅如合掌,即土人所号为雌山者也 。从东南门外小磴,可至罅傍 。余初登北麓,即觅道上跻,盖其山南东二面即就崖为城,惟北面在城〔内〕,有微路级,久为莽棘所蔽 。乃攀条扪隙,久之,直造峭壁之下,莽径遂绝 。复从其旁蹑巉石,缘飞磴,盘旋半空,终不能达 。乃下 。已过午矣 。时顾仆守囊于舟,期候于东南门外渡埠旁 。于是南经鉴山寺,出东南门,觅舟不得,得便粥就餐于市 。询知渡江而东十里,有状元山,出西门二里,有龙洞岩,为此中名胜,此外更无古迹新鲜著人耳目者矣 。急于觅舟,遂复入城,登鉴山寺,寺倚山俯江,在翠微中,城郭得此 。沈彬诗云“碧莲峰里住人家”,诚不虚矣 。时午日铄金形容天气炽热,遂解衣当窗,遇一儒生以八景授告诉 。市桥双月,鉴寺钟声,龙洞仙泉,白沙渔火,碧莲波影,东岭朝霞,状元骑马,马山岚气 。复由二门觅舟,至文庙门,终不得舟 。于是仍出东南门,渡江而东,一里至白沙湾,则舟人之家在焉 。而舟泊其南,乃入舟解衣避暑,濯足沽醪,竟不复搜奇而就宿焉 。
白沙湾在城东南二里,民居颇盛,有河泊所在焉 。其南有三峰并列,〔最东一峰曰白鹤山 。〕江流南抵其下,曲而东北行,抱此一湾,沙土俱白,故以白沙名 。〔其东南一溪,南自二龙桥来,北入江 。溪在南三峰之东,逼白鹤西址出 。溪东又有数峰,自南趋北,界溪入江口,最北者,书童山也,江以此乃东北逆转 。〕
【徐霞客游记节选 徐霞客游记课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