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的特点?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 。真可谓万古愁心!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 。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 。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李清照诗词的特点?】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李清照故居中州盛日」 。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
李清照诗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
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
艺术特色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词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如《如梦令》中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另一首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 。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她的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 。又如《一剪梅》下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后期词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下篇写到: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
一般说来,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特色在于芳馨俊逸,表现出了妇女敏锐纤细的感觉,而且在表达方面往往用白描之笔,真切而且自然 。至于其晚期的作品,则可以分为两种成就:一种仍保有前期的妇女的敏锐纤细的感觉,只不过在意境上较早期作品显得沉郁悲凉了,如《南歌子》的“天上星河转”一首可以为代表;又一种则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而在意境上达到了非常健举超逸的境界,如《渔家傲》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全篇用了象征手法,过去她写情写景都相当写实,这首词却有了突破,无论意象和情意都进入了一种非常高远的境界,而且意象和情意结合得恰到好处,这种成就是值得注意的 。
李清照晚期有一种“豪健和飘举”的精神,虽然此类作品多已散失,但还有她的诗为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高宗迁都临安后就想苟且偏安一隅,早已没有收复国土的大志了 。李清照的这首诗,真可以使那些苟且偷安的人惭愧 。
李清照词的风格李清照词的风格是婉约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
宋词 (李清照、陆游)诗的风格、内容、特点 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她诗、词、文、赋 。金石、书、画无所不精,而尤以词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王的《碧鸡漫志》称:“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杨慎《词品》谓:“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 。”王士镇《花草蒙拾》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李清照在词史上成就卓异,屹然为一大宗 。诗文的创作也斐然有声,卓有独诣 。李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 。“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 。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 。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当代学界对“易安体”也有所研讨 。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其特点: 一是倾掳真挚情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 。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 。其前期的恋情词,如《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萧》等,满猪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 。其后期怀;日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人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一派凄楚,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 。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二是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措词精工,施采丽密 。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 。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金粟词话》)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风凰台上忆吹萧》) 。仿佛毫不经意,冲口而出,但仔细体味,却含意多层,十分精细 。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肠,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 。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道出而含蕴绵绵不尽 。漱玉词的口语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因为它是在口语基础上匠心独运、提炼加工的结果 。故而落笔精警雅隽,语工意新 。如“雪清玉瘦”、“浓烟暗雨”、“被翻红浪”、“柳眼梅腮”、“红稀香少”、“云阶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传神,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是善用白描法 。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 。易安的白描与 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 。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 。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 。《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 。《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虽系以口语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联想起人间风云变幻、爱河如许风波,其深层意蕴是领略不尽的 。四是讲求韵律美 。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 。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 。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 。夏承秦曾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张端义《贵耳集》 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许第二人押 。”《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 。张端义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李清照善以寻常语度人音律,平淡人调殊难,奇妙而谐律,更是出神人化 。以是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刘勰论作家和艺文风调之大别,曾谈到作家体性不同,“气有刚柔”、“文之任势,势有刚柔” 。李清照诗文词赋,韵致多样,刚柔兼具,其审美风姿,也卓有独诣 。李清照历来被推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 。其词作以柔美见胜 。‘清思细腻执著,意象轻灵
与李清照诗歌风格相同的诗人 楼主,我以前写的和你差不多,给你几本参考书目吧
书目:
邓红梅《女性词史》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
资料:
康丽云《论李清照词的女性特征》
刘小燕《跨越时空的对话———我看李清照词中的女性视角、话语与内涵》
范斐《柳永对女性的独特塑造》
丁恩全《温庭筠与李清照词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还有很多,如果你需要的话,发消息给我,我发给你
李清照作品风格?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