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原唱歌曲 走西口的人原唱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 。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
中文名
走西口
特征
【走西口原唱歌曲 走西口的人原唱】
种地、经商谋生,也有移民
民族
汉族、蒙古族等
流出地
山西、陕西、河北等
界限
长城
快速
导航
历史背景具体含义社会价值移民活动经济文化路线图
地理位置
西口杀虎口,在明代是长城要塞,名为杀胡口、杀胡堡,从这个名称可见当时长城内与边塞民族关系的紧张状况 。隆庆和议后明朝在长城沿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开设互市,大同右卫即于此时设马市于杀胡口关城下,使之成为边贸往来的孔道与平台 。位于山西朔州右玉县的杀虎口是“走西口”的“西口”之一 。杀虎口不仅是通往蒙古,还是通往俄罗斯的重要商道 。走出杀虎口,晋商们就迎来了一片新天地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 。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
走西口与草原丝绸之路
入清,杀胡口改名为杀虎口,因其位于西北商道的交通枢纽,顺治七年(1650年),清政府在杀虎口设税关,次年“设监督一员,经收课税” 。此后,又在归化城设分关,沿长城内外大同得胜口、河曲、包头、托克托、阳高和天镇等处设税收分局、支卡,专门负责征收东自天镇、西至陕西神木一带的关税 。并规定,“商人运载货物,例需直赴杀虎口输税,不许绕避别口私走” 。[1]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 。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 。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 。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 。”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 。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