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诗句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梅岁寒三友(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诗句)
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2013年) 。江西省博物馆由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设计,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江西博物馆现馆藏有各类文物近6万件/套,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
江西省博物馆
一、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
、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产于商代 。此鼎高大宏伟,形状特别,壁薄规整,纹路清晰,分铸和浑铸融为一体,铸造工艺精湛完美,耳上伏虎具有浓重的江西地方青铜文化特色、体呈长方斗形,沿立双耳,耳上各伏卧一虎 。此鼎高大雄伟,铸造困难,结合特殊 。鼎壁薄规整,纹锐整清晰,青铜铸造工艺中分铸和浑铸技术结合得尽善尽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
乳钉纹虎耳方形青铜鼎
二,伏鸟双尾铜虎
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
立体圆铸,内空无底 。虎四腿扑伏于地,抬头平视,背直脊凸,腹部略垂,双尾垂卷 。背伏小鸟,尖嘴圆睛 。虎面容奇异神灵,口张齿露,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双目圆凸,呈静伏蹲立欲纵之势 。
伏鸟双尾青铜虎是青铜虎中体量最大者,可谓虎之王者 。其外表透露出虎之威武、勇猛,内中则藏匿着诡谲、仙逸之神气,将虎的神性和虎的崇尚表现到极致 。它是文物之奇珍,民族之瑰宝 。
伏鸟双尾铜虎
三、东周云雷纹兽首提粱黑陶盉 。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 1979年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出土,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产生于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通高19.8厘米、口径7.2厘米、足高5厘米 。陶质,酒器 。扁圆体,敛口,配盖,盖似圆饼,钮作环形,钮座饰S纹,并有凸起的綯索纹两周,腹与盖面纹区内刻有云雷纹,中腹刻一周变体S纹,腹下有兽蹄形三足,平底 。此盉仿铜器造型,弓形提梁,顶部两端饰锯齿扉棱脊,脊面有漩涡,一端乳突双角,另一端S形卷尾;腹上塑兽首为流,梁后腹百思特网上有突出卷尾,前后呼应 。提梁看似为一单独兽形,实与前兽首、后卷尾构成完整的蟠曲神兽 [2]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粱黑陶盉
四、元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此展品为,于1976年在江西省鄱阳县出土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文物 。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
据悉,青花松竹梅纹梅瓶,高17、口径5.7、底径5.8厘米 。外型为,瓷瓶敞口,凸唇,短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内凹形矮圈足 。青花呈色灰蓝发黑,施釉不到底,釉色青白泛灰 。底部露胎有火石红 。腹部上下有两道明显的接胎痕,腹部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 。
“岁寒三友”是文人们常用的绘画题材,松树寓于君子镇定之态,竹子象征虚怀与率直,梅花表现坚强不屈的品德 。整个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丰满,运笔流畅,花色淡雅 。
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有的带座,有的为八棱形 。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 。专家评论此器物器形大,出土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深厚 。
元青花松竹梅纹梅瓶
五、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此展品为商代文物,中空扁体,两面对称,神人首形 。头像面容神秘诡异,威严恐慑,半人半神,与通行于人神之间的巫师身份符合 。顶上圆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装木柄,上管圆、下銎方的造型和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寓意神人贯通天地之功能 。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这件文物我觉得有点四川三星堆文物的感觉呢,你们觉得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