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香菇产量

【如何提高香菇产量】1、掌握温度 。接种期当地气温不超过28℃;接种日算起60天后,气温不低于12℃ 。
2、选择菌种 。高产地区宜用中温偏低种 , 低海拔地区应选中温或中偏高种;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好 , 早、中熟需占三分之二;晚熟品种应先接种,争取秋季产菇 。
3、培养基配制 。配分要合理 。杂木屑100公斤、麦皮25公斤、蔗糖1.5公斤、石膏粉2.5公斤、尿素0.3公斤、过磷酸钙0.6公斤、水115~125公斤 。防止杂菌需加药物,按每100公斤料 , 加入50%多菌灵100克(即0.1%)的量 。帮农网小编提示含水量要适当,掌握手握料能成团,丢进料堆成4~5小块 , 正适为55% 。(关注帮农网 , 了解更多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4、装袋要求 。袋内不留空隙 , 袋口密封不漏气 , 加水至装袋结束不超过5小时,避免酸败 。
5、灭菌把关 。从点火到100℃不超过5小时,达到100℃后保持14~16小时,中途不停火,不降温,不掺冷水,趁热卸袋散热 。
6、接种注意 。接种室严格消毒 , 菌种表层要预处理,袋温降至28℃以下方可进行接种 。选择晴天夜间接种 。坚持无菌操作方法 。接种后开窗通风30分钟 。
7、菌丝体培育 。发菌防高温,前期不超过28℃ , 后期不超过25℃ 。叠袋接种口朝侧向 , 防闷种 。袋场排列成#”字形 , 防止强光直晒和雨淋 。翻袋检查时要防污染 。每隔7天翻一次 。发现杂菌可用40%甲醛注射杀控 。
8、脱袋标准 。菌龄65~80天,袋壁瘤状突起的菌丝占三分之二,接种口有棕褐色的报信号,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即可 。
9、菌筒转色控制 。头3天不超过25℃时不必揭膜通风,第7~8天连续喷水2次,冲洗黄水 。控制温差湿差,人为变温3~4天,干湿交替 。
10、出菇管理 。温度以15℃左右为适宜 , 每日结合采菇通风,防止菌筒偏湿烂菇 。帮农网小编提醒采完一批菇后清理残存菇脚和杂菌污染处 。菌筒含水量下降30%时 , 要浸水补液 。整个周期菌桶浸水4~5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