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有名的贺寿诗词

1、渔家傲 门人祝寿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
2、满庭芳
腊正风交,琼梅初绽,水寒冰洁严凉 。
雀临高树,鱼入碧潭藏 。
海净天空浩浩,玄珠降,*烁凝祥 。
胎星现,清名播世,道德自昭彰 。
群仙皆喜聚,坛前谨谨,祝寿玄阳 。
金虬浚液,玉兽旋喷香 。
唯愿遐龄满寿,同天地 , 永劫延长 。
升仙处,鸾迎凤引,云步现虚皇 。
3、中秋月明思故乡,
隔海游子念重阳,
菊月十三姥祖寿,
耋耄自古为仙相 。
当年飒爽英才郎,
砥柱中流一栋梁,
齐家育子勤操劳 , 
不道辛苦恩情长 。
4、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 。
地分莲岳秀,草接鼎原芳 。
雨派潀漴急,风畦芷若香 。
织篷眠舴艋,惊梦起鸳鸯 。
论吐开冰室,诗成曝锦张 。
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
5、[子弟新登甲科]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且嫌游昼短 , 莫问积薪场 。
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 。
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 。
6、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 。
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 。
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 。
7、殢人娇
玉树微凉,渐觉银河影转 。
林叶静,疏红欲遍 。
朱帘细雨 , 尚迟留归燕 。
嘉庆日,多少世人良愿 。
楚竹惊鸾,秦筝起雁 。
萦舞袖,急翻罗荐 。
云回一曲,更轻栊檀板 。
香炷远,同祝寿期无限 。
8、蝶恋花
紫菊初生朱槿坠 。
月好风清 , 渐有中秋意 。
更漏乍长天似水 。
银屏展尽遥山翠 。
绣幕卷波香引穗 。
急管繁弦,共庆人间瑞 。
满酌玉杯萦舞袂 。
南春祝寿千千岁 。
拂霓裳
庆生辰 。
庆生辰是百千春 。
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 。
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 。
感皇恩 。
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
今朝祝寿 , 祝寿数,比松椿 。
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 。
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 。
祷仙真 。
愿年年今日,喜长新 。
10、柳梢青
惊世文章,门户照人,外家衣钵 。
多谢温存,相期宅相 , 此恩难说 。
今朝祝寿樽前 , 共拜舞,诸孙下列 。
但愿从今,一年强似,一年时节 。
11、浣溪沙
江上新凉入酒杯 。
瑞芝堂祝寿筵开 。
五楼百雉更崔嵬 。
劳来流离施菽麦,作成丰稔到田莱 。
便朝天去也徘徊 。
12、水调歌头
玉水灵山地 , 燕寝亦书功 。
邦人耆老,诞弥佳节以词通 。
尔岂知吾恺悌,我乃因君谈笑,祝寿酒杯同 。
箫鼓少人会,歌舞为谁容 。
观坐客 , 惊野老,笔如风 。
个般酬唱 , 诏回应上玉华东 。
多少家传经济,留与孙谋持守 , 出处信何穷 。
唤起千年调,分付一车公 。
13、浪淘沙
祝寿庆生申 。
德日维新 。
期颐眉寿寿长春 。
五福三灵禄永永,长寿仙人 。
遐算等庄椿 。
14、残腊初雪霁 。
梅白飘香蕊 。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
灶马门神 , 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 。
虚耗都教退 。
交年换新岁 。
长保身荣贵 。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 , 祝寿遐昌 , 年年共同守岁 。
长寿仙促拍
绛阙岹嶢,正春光到时 。
当人日 , 诞芳仪 。
向宫壶 , 雅著徽誉美,懿德无亏 。
深被恩荣,金殿宴嬉 。
气融怡 。
贤均樛木,宜颂二南诗 。
天心喜 , 锦筵启 。
阖部奏笙箫,祝寿处,愿与山齐 。
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
浪淘沙令
祝寿祝寿 。
筵开锦绣 。
拈起香来玉也似手 。
拈起盏来金也似酒 。
祝寿祝寿 。
命比乾坤久 。
长寿长寿 。
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 。
乌兔从他汨轳轳底走 。
长寿长寿 。
瑞鹤仙
樱桃抄乳酪 。
正雨厌肥梅,风忺吹箨 。
咸瞻格天阁 。
见十眉环侍 , 争鸣弦索 。
茶瓯试瀹 。
更良夜,沈沈细酌 。
问间生,此日为谁,曾向玉皇,案前持橐 。
龟鹤 。
从他祝寿,未比当年 , 阴功堪托 。
天应不错 。
教公议,细评泊 。
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卫霍 。
奈胡儿自若,惟守绍兴旧约 。
15、好事近
鸳瓦晓霜浓,酒力渐消寒力 。
好是一堂和气,胜十分春色 。
髯翁笑领彩衣郎,同祝寿千百 。
看取明年欢宴,更强如今日 。
17、卜算子
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 。
倍九周遭烂熳开 , 祝寿当头取 。
顶戴玉袍黄 , 叠秀金棱吐 。
仙种花容晚节香 , 人愿争先睹 。
18、鹊桥仙
隐君仙裔,帅垣佳配 。
谁似硕人清贵 。
几番鸾诰自天来 , 森绿绶 , 彩衣当砌 。
莲开十丈,蓂留十荚 , 迟十日,瑶池秋至 。
殷勤祝寿指蟠桃 , 更重数,三千馀岁 。
19、满江红
罨画池亭,对十万 , 盈盈粉面 。
依翠盖,临风一曲,霓裳舞遍 。
亭上人如蓬岛客,坐中别有飞琼伴 。
占世间,风月最清凉,宜开宴 。
当盛旦,歌喉啭 。
齐祝寿,金尊劝 。
算才华合侍,玉皇香案 。
处事从来坚特操 , 立朝更要持公论 。
使他时,台阁振风声,朝天眷 。
20、点绛唇
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 。
瑞烟喷兽 。
帘幕香风透 。
一点台星 , 化作人间秀 。
韶音奏 。
两行红袖 。
齐劝长生酒 。
21、沁园春
周易一书 , 更三圣人,深切著明 。
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 , 时止时行 。
天相名卿 , 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 。
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 。
如今祝寿殷勤 。
请得以推评理致新 。
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 , 鼎足承君 。
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笋班中联步什 。
贤奋建,定丰亨豫大 , 扬夬王庭 。
22、鹧鸪天
垂领纷纷已二毛 。
可堪州县尚徒劳 。
催科自笑阳城拙,勇退应惭靖节高 。
来祝寿,笑儿曹 。
说椿说柏说蟠桃 。
世间底事非前定,妙理还须问浊醪 。
减字木兰花
仲春是七 。
门左垂弧当此日 。
点检春光 。
百草千葩已斗芳 。
折花持酒 。
彩袖殷勤来祝寿 。
明岁而今 。
稳向南宫待捷音 。
23、醉蓬莱
望皇都清晓,瑞日祥烟,洞开阊阖 。
一朵红云,映重瞳日月 。
万岁山高,九霞杯暖 , 正想宸游洽 。
绝塞庭琛 , 重闱天笑,年年仙阙 。
韶凤徘徊,蒲鱼演漾,镐酒恩浓,龙蟠建业 。
玉琢麟符,分付人中杰 。
奠国安民,持将祝寿,乐作君臣悦 。
看取头厅,押班称贺,明年天节 。
24、卜算子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
总入今朝祝寿杯 , 永保千千岁 。
25、醉蓬莱
正花深绣阁,带拂流酥,暖帘初试 。
窈窕笙歌,拥新鲜珠翠 。
艳菊留金,早梅催粉,趁得瑶池会 。
画馆凝香 , 仙家正住,芙蓉城里 。
裼寝开祥,玉枝祝寿,列院欢娱,满堂佳瑞 。
福寿双星,现碧霄云际 。
京兆时妆 , 如皋乐事,占世间荣贵 。
象服鱼轩,疏封大国,齐眉千岁 。
26、沁园春
碧瓦霜融 , 绣阁寒经,春浮寿杯 。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
人道是 , 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
旴江假守非才,犹记得当时传庾台 。
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 , 归鞭何速,祝寿方才 。
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 。
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
27、卜算子
月下百年缘,天上双星样 。
九秩齐开自是稀,清健那堪两 。
红叶景翻新,黄菊香宜晚 。
笑拥眉开祝寿声,满劝鸳鸯盏 。
28、水龙吟
芰荷香雨初收,竹风槐日凉清晓 。
年年祝寿,今年不比,常年时候 。
教子收功,五云金殿,初承亲诏 。
早胪传三日,寿称千岁,多应是,如公少 。
遥想寿椿堂上,饮霞觞,捧孙微笑 。
已见儿荣,更看孙贵,茅分蒲召 。
上第归来,彩衣挂绿,兰阶生耀 。
九霄中,一点光明,寿星高照 。
29、醉蓬莱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 。
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 。
霞帔星冠 , 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 。
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间世 。
裼寝开祥,斑衣祝寿 , 一种灵椿,两枝仙桂 。
满引玻璃,且向今霄醉 。
待看阶庭,蓝袍交映,奉板舆游戏 。
到得蟠桃,熟时归去,已三千岁 。
30、满江红
律转黄钟 , 尧蓂尚 , 零星一叶 。
人尽道,当年此日 , 诞生豪杰 。
我是君家门下士,三年屡献阳春雪 。
更此行,骑鹤上扬州,恩稠叠 。
君有子 , 文章伯 。
君有女,夸才色 。
更风流酝藉,东床佳客 。
胥祝长生儿祝寿,玉杯举罢金杯接 。
愿年年,长醉腊前梅,梅梢月 。
31、贺新郎
绿长阶蓂九 。
近黄锺,薰晴爱日,渐添宫绣 。
乾鹊檐头声声喜,催与东屏祝寿 。
怪一点,星明南斗 。
玉燕当年储瑞气,记垂弧 , 共醉蓬莱酒 。
无杰语,为觞侑 。
英风耿耿拿云手 。
向青春 , 蟾宫已步 , 桂香盈袖 。
却要诗书成曲糵,酝酿锦心绣口 。
待匣里,青萍雷吼 。
今日功名乘机会,笑谈间,首入英雄彀 。
看父子,继蓝绶 。
东坡引
人物伊周样 。
清政龚黄状 。
平分风月双溪上 。
红颜方少壮 。
红颜方少壮 。
生贤令节,满觞摇漾 。
红袖舞,青蛾唱 。
我来祝寿无他望 。
相门重拜相 。
相门重拜相 。
32、玉楼春
戏彩堂高无溽暑 。
满座风生闻笑语 。
慈闱今日庆生申 , 歌遏行云香篆缕 。
万事从今休挂虑 。
儿辈行当壮门户 。
一杯祝寿比庄椿 , 愿长与,儿孙作主 。
33、减字木兰花
祥呈香褓 。
尝记翁生当己卯 。
福禄俱添 。
绿鬓红颜七十三 。
芝兰满砌 。
争著彩衣堂下戏 。
祝寿无涯 。
王母襟期醉九霞 。
34、水调歌头
箫鼓阗街巷,锦绣裹山川 。
夜来南极,闪闪光射泰阶躔 。
陡觉佳祥翕集 , 听得闾阎笑道,蓬岛降真仙 。
香满琴堂里,人在洞壶天 。
斟凿落,歌窈窕 , 舞蹁跹 。
重阳虽近,莫把萸菊玷华筵 。
菲礼岂能祝寿,自有仙桃满院,一实数千年 。
早晚朝元会,苍鬓映貂蝉 。
为老人祝寿诗词①《闻父亲五十大寿而歌》五十大寿适深春,弦歌竹曲贺群宾.紫萱常笑凝芳瑞,青松又见披绿襟. 白发犹展千里志,银丝激励后来人.杖乡之年重策骏,满腔豪气再征程. ②浣溪沙(之三) 象服华年两鬓青 。
喜逢生日是嘉平 。
何妨开宴雪初晴 。
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 。
满堂欢笑祝椿龄 。
③仙萼池亭侍宴应制 步辇寻丹嶂,行宫在翠微 。
川长看鸟灭,谷转听猿稀 。
天磴扶阶迥,云泉透户飞 。
闲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
径狭难留骑,亭寒欲进衣 。
白龟来献寿,仙吹返彤闱 。
④洞仙歌.沪守王补之生日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 。
阅尽人间盛衰草 。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
不得文章力 , 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西,应难纵、五湖归棹 。
⑤清平乐夕阳依旧着意青山湖 。
笛音袅袅晚风柔,恰似春和永驻 。
往事悠悠如梦 , 星光灿烂良多,再送一生祝福 , 犹自闲庭信步! 人过五十又五年,清逸才高人钦羡 。
耳无俗声,眼无俗物 , 胸无俗事 。
称之百岁不为过,一日悠然似两天 。
海福中照天命日,哉寿间涵半百年 。
行可楷模人称德,青松岁久叶常妍!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
扩展资料: 祝寿源于古代,盛于唐代以后 。
《诗经●豳风●七月》:“跻(ji一声)彼公堂 , 称彼兕(si四声)?。蚴傥藿?。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旨酒为寿 。
“等均有记载简称:祝寿礼为庆祝长辈生日而举行的礼仪,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之年举行 。
少数地方在逢九之年也行祝寿礼,有的逢一之年举行,各有不同,其中七十七岁为 喜寿 , 八十八为米寿,是比较隆重的两次 寿礼 。
行祝寿礼要有”寿筵“,要吃寿面,俗称”长寿面“;亲朋好友通常会送寿桃、寿联;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礼 。
说明:一般寿筵活动由子孙发起,寿礼活动根据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而定,一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贺道 。
...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习俗 传说[编辑本段]【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
“除” , 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
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
“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 。
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
)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 , 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
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 。
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 。
它一出来 , 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
于是 , 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 , 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 。
“年”晚上来了一看 , 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 , 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
“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 。
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 , 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 , 年年如此 。
)。
【演变】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
禾部》:“年,谷熟也: 。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
【元旦与春节】 1949年9月27日 , 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 , 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 , 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 ,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 , 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 , 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
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 , 七月十五称“中元” , 十月十五称“下元” 。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 。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
) 【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
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 , 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
)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
”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 , 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
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 。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 , 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
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
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
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
) [编辑本段]【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
唐代...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
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 , 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
屈子冤魂终古在 ,  楚乡遗俗至今留 。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 , 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 , 一笑向杯盘 。
辛弃疾的诗词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 。
匆匆春又归去 。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
春且住 。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
怨春不语 。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
蛾眉曾有人妒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君莫舞 。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
闲愁最苦 。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 , 烟柳断肠处 。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 。
须臾动地鼙鼓 。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
朝又暮 。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
风波平步 。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
人间儿戏千弩 。
滔天力倦知何事 , 白马素车东去 。
堪恨处 。
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
功名自误 。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 , 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
东冈更葺茅斋 。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 , 留待先生手自栽 。
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
沁园春(送赵江陵东归,再用前韵)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 。
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 , 旋拂征埃 。
却怪英姿 , 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 。
空赢得,道江南佳句 , 只有方回 。
锦帆画舫行斋 。
怅雪浪沾天江影开 。
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
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 。
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
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
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 。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
况有文章山斗 。
对桐阴、满庭清昼 。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 , 风云奔走 。
绿野风烟 , 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
待他年 , 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 。
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 , 再和以寿南涧)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 。
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 。
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 。
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 , 人争问、公安否 。
金印明年如斗 。
向中州、锦衣行昼 。
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 。
富贵浮云 , 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
待从公,痛饮岁 , 伴庄椿寿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鲙 。
尽西风、季鹰归未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_英雄泪 。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 。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
白羽风生貔虎噪 , 青溪路断猩鼯泣 。
早红尘、一骑落平冈 , 捷书急 。
三万卷 , 龙韬客 。
浑未得,文章力 。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
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 。
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
春正好、故园桃李 , 待君花发 。
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 。
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
治国手,封侯骨 。
腾汗漫,排阊阖 。
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 。
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 。
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
还自叹、中年多病 , 不堪离别 。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
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
儿女泪 , 君休滴 。
荆楚路,吾能说 。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 , 须相忆 。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 , 怕天放、浮云遮月 。
但唤取、玉纤横笛 , 一声吹裂 。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
问常娥、孤冷有愁无 。
应华发 。
云液满,琼杯滑 。
长袖起,清歌咽 。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
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 。
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 。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
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
佳丽地 , 文章伯 。
金缕唱,红牙拍 。
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 。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 。
待如今、端的约钟山 , 长相识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 。
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
倦客不知身近远 , 佳人已卜归消息 。
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
些个事,如何得 。
知有恨,休重忆 。
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
过眼不如人意事 , 十常八九今头白 。
笑江州、司马太多情 , 青衫湿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
是梦里、寻常行遍 , 江南江北 。
佳处径须携杖去 , 能消几两平生屐 。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
吴楚地,东南拆 。
英雄事,曹刘敌 。
被西风吹?。?了无陈迹 。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
闻道是、君...
有关于节日的诗句 *诗词--节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中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 , 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 , 一笑向杯盘 。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 。
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 。
依旧俗 ,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
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
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 , 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 , 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
蛟龙得雨耆鬣动 , 螮蝀饮河形影联 。
刺史临流褰翠帏 , 揭竿命爵分雄雌 。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 。
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 。
胜者欢欣 , 败者沮丧 。
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 , 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 轼 《水调歌头》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元宵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七夕 (3)细看成阴近久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重阳 有关中秋的诗句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忧愁不能寐 , 揽衣起徘徊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
出入君怀袖 , 动摇微风发 。
常恐秋节至 , 凉飚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沈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 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word=%BD%DA%C8%D5%B5%C4%CA%AB%BE%E4&ct=17&pn=0&tn=ikaslist&rn=10
含有“红袖添香”的诗词1、《纪事二十四首》 清·梁启超 卿尚粗解中行?。?我惭不识左行怯 。
奇情艳福天难妬,红袖添香对译书 。
2、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
3、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
4、“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此语出自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之《寿简斋先生》诗 , “红袖添香夜读书”大约便由此衍化而来 。
5、对联:碧纱待月春调瑟 红袖添香夜读书 。
6、古人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为艳福 。
此谓家中新增添了美女,以贺新婚 。
红袖,原指女子的艳丽衣衫,代指艳妆女子、美女 。
例:“从此添香红袖,其愉快为何如耶!” 7、《鹊桥仙》宋·赵彦端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
南风吹酒玉虹翻 , 便忍听、离弦声断 。
乘鸾宝扇 , 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 。
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
...
谁知道《西游记》中出现的诗词? 《西游记》里诗词大致可分为四类:写景诗词、描人诗词、叙战诗词和传佛诗词 。
现一一叙述于下 。
一、写景诗词 唐宋诗词之中,不乏很多写景状物佳作,但没有几首能有《西游记》(后用“此书”代)诗词清白单纯 。
作为一部虚幻故事,势必有许多虚幻景物的描写 。
而既为虚幻 , 故此书之中的诗词,比常寻常写景诗词少了许多现实的约束 。
这便更便于作者的发挥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天庭的描写,如: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
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 。
……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叠叠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 。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把本身并不存在的天庭描述得形象生动,仿佛真有一个天庭 。
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对仗工整,纯朴之词描述堂皇之境 。
关于水帘洞的描写如: 一派白虹起 , 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
又: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 。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 , 三点五点梅花 。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其中美丽 , 读者自赏 。
当然,关于西行路上的景物:村落、树林、彩霞、夕照、寺院、皇宫……个个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
引一首写秋的诗如下: 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 。
老蝉吟渐懒,愁蟋思无穷 。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 。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 。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枫叶满山红”道出时在金秋,菊花在晚风中摇曳,远行路上,蝉声“嗤嗤”“吟渐懒”,其中似乎有点点愁绪,思家?恋国?唐三藏或许正想起唐王的话“宁要家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 果然“思无穷” 。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两句最好,十个字,便把秋之“杀”与“喜”皆道出来 , 一面是“荷破”,便是残败之象 。
古时,秋天是邢官行刑的时候,从四时看,秋为阴;秋又是战争的象征,从五行看 , 秋季属金 。
欧阳修道“天地之义气 , 常以萧杀而为心” 。
另一面是“橙香”,道出秋的另一面特征 。
所谓“春花秋实”,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故诗人用一“金”字,尽述其中喜意 。
尾联二句“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表述全诗的感情基调:无论秋天的果实带给人们多么大的喜悦,毕竟西行路上 , 前途茫茫,不知何时返故乡 。
唐和尚看到雁归,正中思乡之情怀 。
吴承恩有另一经典之作 , 则是其写雪的: 彤云密布 , 惨雾重浸 。
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 , 大雪纷纷盖地 。
真个是六出花 , 片片飞琼;千林树 , 株株带玉 。
须臾积粉,顷刻成盐 。
白鹦歌失素,皓鹤羽毛同 。
平添吴楚千江水 , 压倒东南几树梅 。
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
那里得东郭履,袁安卧,孙康映读;更不见子猷舟 , 王恭币,苏武餐毡 。
但只是几家村舍如银砌,万里江山似玉团 。
好雪!柳絮漫桥 , 梨花盖舍 。
柳絮漫桥,桥边渔叟挂蓑衣;梨花盖舍 , 舍下野翁煨榾柮 。
客子难沽酒,苍头苦觅梅 。
洒洒潇潇裁蝶翘,飘飘荡荡剪鹅衣 。
团团滚滚随风势,迭迭层层道路迷 。
阵阵寒威穿小幕,飕飕冷气透幽帏 。
丰年祥瑞从天降,堪贺人间好事宜 。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 其中用词十分华丽而精确,“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 , 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皓鹤羽毛同 。
平添吴楚千江水 , 压倒东南几树梅 。
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应用夸张的比喻 , 虚实结合,形象而生动,将大雪满天飞的景色描写得活灵活现,使人如身临其境 。
同时也大量用典:“东郭履”、“袁安卧”、“孙康映读”、“子猷舟”、“王恭币”、“苏武餐毡”,把诗歌有限的容量扩充到无限的空间 。
另一首描写一幅画的词也是我十分推崇的: 七贤过关,寒江独钓,迭嶂层峦团雪景;苏武餐毡,折梅逢使,琼林玉树写寒文 。
说不尽那家近水亭鱼易买,雪迷山径酒难沽 。
真个可堪容膝处,算来何用访蓬壶? 不细品论,相信读者也会很喜欢的 。
这样的诗词在《西游记》全书之中随处可见 , 我们在享受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不得不赞叹于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手法! 二、描人诗词 《西游记》作为一部小说 , 那么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至关重要的 。
吴承恩除了通过故事的情节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形象深刻的人物,同时也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来描述 。
当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说书者口头上的炫耀引人而准备的 。
但是我们今天仔细地看,便会发现他描写人物形象的诗词,也有它自身不可估量的价值 。
单说吴承恩对妖神鬼怪幻化的美貌的描写 。
西天路上,众神欲试探师徒四人拜佛求经的诚意,幻化出四个美人,吴承恩在这里对四人做了仔细的描述: 妖娆倾国色,窈窕动人心 。
花钿显现多娇态,绣带飘飖迥绝尘 。
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喷 。
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 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
【古代有哪些有名的贺寿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