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卧薪尝胆的意思

在很多的文章里,经常会看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那卧薪尝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典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
卧薪尝胆是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卧薪尝胆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其前的《春秋左传》中没有类似的记载,也没有勾践入吴的记载;《国语》中提到了“(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
《越王勾践世家》讲述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 , 吴国和越国并立而存,却因日久争战结下宿怨 。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初尝胜果,得意忘形之下,他不纳范蠡忠言之劝,欲灭吴国而后快 。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 。
越王勾践及其臣民命悬一线 。范蠡请缨只身去见夫差,一番斗智,说服夫差收兵,救下勾践 。数年之后,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从吴国返回了越国,卧薪尝胆,暗中集结力量 。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伐吴 。经过一场鏖战 , 夫差成了勾践的阶下之囚 。勾践终于历经十数年的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实现了复兴的宏愿 。自此,勾践专心国事,富国安邦 。
但是《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又是如此记载说:王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 。困极之时,“攻之蓼” 。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 。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 。“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 。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 , 是对《吴越春秋》的误解 。
【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卧薪尝胆的意思】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