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呼吸不了差点窒息 梦里呼吸不了差点窒息

来源:宁波晚报
3月21日是第19个世界睡眠日 , 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宁波高校学生中,超六成有入睡困难的情况,超过一半学生有“夜间易醒或早醒”的情况 。
睡不好的群体越来越年轻
睡眠门诊里年轻的患者越来越多
距离中考还有几个月,15岁的小瑞(化名)却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味道 。一次模拟考的成绩公布后,小瑞的名次比上次模拟考还掉了几十名 。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失眠了,晚上翻来翻去睡不着,第二天上课,临近中午就犯困 。
这以后 , 睡眠困难的问题就像梦魇 , 一直跟随着他 , 睡不好的他上课也总是集中不了精力,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
一个月后,家长带着他到睡眠门诊求助 。此时的小瑞经常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就是睡着了也常常做梦,很容易醒 。早上到了要起床的时候又爬不起来 。
“目前来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有一半以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 十年前这个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宁波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周男华介绍,像小瑞这样的在校学生,她每次坐门诊都能遇到两三个 。还有一位高中女生,同样因为长期睡眠困难 , 变得情绪低落,对生活中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
周男华医生说,失眠的原因有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像学生群体的失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学业过重,竞争压力大所导致 。
调查2000多位宁波高校学生
有入睡困难的超六成
睡眠日前夕 , 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对宁波四所高校的学生做了睡眠调查,共回收问卷2029份,其中男性占33.6%,女性占66.4% 。
统计数据显示 , 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晚睡现象:周一至周五有51.6%的学生上床睡觉时间晚于23:00,周末则达到66.6% 。
近1个月,每晚通常实际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的学生约占15% 。有近64%的学生存在“入睡困难”,也就是30分钟内不能入睡 。此外,每周出现3次或3次以上入睡困难现象的人则占了11% 。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4%的人存在“夜间易醒或早醒”现象,每周出现3次或3次以上情况的达到10% 。45%的人睡眠时会做噩梦,1周3次或3次以上的近5% 。认为自己近一个月睡眠质量很好的占21%,较好的占61%,较差或很差的占18% 。近一个月,有4.5% 的学生坦言使用催眠药物助眠 。
宁波市康宁医院心身科敬攀主治医师表示,从调查情况来看,宁波大学生的睡眠问题不容忽视 。宁波市第一医院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副教授童茂清也指出,睡眠问题在年轻时不及时调整,等年纪大了,很有可能会导致失眠 。
睡眠问题还可能会要命
37岁男子睡梦中将自己“憋死”
睡眠问题还可能会致命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专家于剑扉,向采访人员讲述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病例 , 一位37岁男患者在睡梦中将自己“憋死”了 。
大概五六年前,胡先生在妻子陪同下来看病,原因是白天嗜睡,整个人昏昏沉沉、混混噩噩的 。“当时他也就30岁出头,很胖,1米75的个头,体重超过260斤,BMI指数达到42.5,属于极重度肥胖 。”于剑扉医生说 , 这位男子无法躺下睡觉 , 经常会憋醒,只得坐着睡 。妻儿则抱怨胡先生呼噜声太大,让他们都没法睡了 。
最后胡先生被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伴随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医生建议他佩戴呼吸机,并且定期随访 。
但胡先生之后再未出现 。一晃几年过去,上周,于医生整理资料时看到了这名患者,试着打了个电话过去了解近况,接电话的是他的妻子 。这位妻子哭着告诉于医生,就在今年初,丈夫走了,是睡梦中一口气憋住了 。
原来,胡先生从医院回来后不肯再就医,而且搬去与父母同住 。他开始长期坐着睡,起初情况稍微好了一些 。但后来发展到人必须坐得很正,不能偏斜 , 一旦偏斜,呼吸就又不畅了 。于是每晚睡前父母会用靠枕帮他固定身体 。夜里如果他的呼噜声停了 , 他的父母就会起来查看,发现儿子睡偏了就把他扶正或摇醒,生怕他一口气上不来 。
今年年初的一个午后,胡先生的父母出门办点事,他一人靠在沙发椅上睡着了 。等父母两小时后回家,他已经没有呼吸 。
最后,胡先生被认定是心源性猝死,直接诱因就是睡眠呼吸暂停 。
打呼噜不一定是睡得香
重度打鼾者声音可超过80分贝
在医生看来,有些打呼噜并不是睡得香 , 反而是疾病的信号 。严重的“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近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一项针对100名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人群的调查显示 , 这种病正严重威胁着大家的健康,却鲜为人知 。
这100名患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男性74人,女性26人 , 年龄跨度从23岁到68岁不等 。他们都是重度打鼾者,多数人鼾声超过80分贝 。
“我们一般说话都不超过四五十分贝 。80分贝就相当于一辆大卡车在你身边开过 。”于剑扉医生介绍,这组患者的一大特点是 , 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大超过普通人群 。其中一半以上伴有顽固的高血压,有40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 , 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及或抑郁症 。
睡眠呼吸暂停好发于中老年人和肥胖人群 。它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50%,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 。
针对这类患者,医生建议佩戴呼吸机以改善夜间通气状态,此外,减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劳、侧睡,这些方法也有助于减轻睡眠呼吸暂停 。
睡不好该怎么办?
56岁中医对付睡眠困难有一套
“我今年56岁,平时因为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也常常会睡眠不好,这时候自我调节很重要 。”周男华主任告诉采访人员,她在睡前不玩手机 , 常年都是晚上9点半左右入睡,早上五点半起床,“如果遇到失眠的情况,我不着急,也不去补觉,仍按正常作息时间来 。中午有空就打个盹,头一天没睡好,第二天就早点睡 。”周男华医生说,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间有不同的需求,对于成年人来说,7小时左右睡眠是够了 。一旦遇到失眠不要紧张焦虑 , 自我调节作息时间,一般三天左右能调整回来 。
在今年睡眠日当天 , 宁波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还准备了睡眠药枕、足浴包和养生茶,帮助大家睡个好觉 。
周男华主任还介绍了一款能有助睡眠的养生茶:枸杞子10克、百合10克、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制黄精10克,女贞子10克、红枣6颗、旱莲草10克,把这些药材煎汤之后喝,可以起到帮助睡眠的作用 。
此外,童茂清医生从西医角度给出五条建议:
1、正常人的睡眠潜伏期是30分钟,如果意识到自己入睡难,睡眠浅,那么在平时尽量避免喝咖啡、奶茶、红牛等容易导致神经兴奋的饮料 。
2、建议午睡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
3、每天运动40—60分钟,运动建议在下午5点前 。如果睡眠不好,尽量避免在睡前2—3小时前进行剧烈运动 。
4、睡前泡泡脚,来一曲冥想的音乐,有助于入睡 。晚上睡不着 , 最好能穿衣起床,到客厅去,看看书或是听听音乐 , 比一直在床上辗转反侧好 。
【睡梦呼吸不了差点窒息 梦里呼吸不了差点窒息】5、坚决反对在床上玩手机,因为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是抑制褪黑色分泌的最强因素 。如果睡前一定要用手机,建议坐在客厅里用,不要带手机上床 。睡前有阅读习惯的人,建议读纸质书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