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课文

泊船瓜舟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五年级下册课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主要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牧童》 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 , 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舟过安仁》 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 。
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
《清平乐·村居》 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
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
拓展资料1.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2.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3.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有哪些1、《泊船瓜洲》[ 宋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 , 天上的明月呀 , 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2、《秋思》[ 唐 ]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释义: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
3、《长相思》[ 清 ]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 ,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释义: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 , 向山海关进发 。
入夜 , 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数重山:几重山.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聒碎:“聒碎乡心梦不成” , 这里指帐篷外 , 寒风溯雪之声惊醒了将士们的思想梦,更加怀念家乡.Ⅱ《泊船瓜洲》描写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心中十分惆怅.季节_未知 景物_月亮 诗人触景生情,写下此诗抒发情感.《秋思》是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 , 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季节_秋 景物_秋风 此诗叙述寄家书的事情,抒发思乡之情.《长相思》是描写出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一首词.写的是戍边打仗的将士,在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能寐的情景.季节_冬天[自认为- -|||]景物_雪Ⅲ以上三首诗词根据不同的季节,抓住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虽然表达方法不同 , 有写景抒情、叙事抒情以及写景、叙事相结合等方式 , 但都表达了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思念家乡.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 , 《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 古诗词三首的意思怎么写泊船瓜洲: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了一条江,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 。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秋思: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
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
信写好后 , 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 。
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捎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
长相思:将士们跋山涉水 , 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
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等 。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醒来,更加想念家乡的宁静 , 温暖和祥和 。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有什么 古诗:《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唐朝诗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翻译】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秋思》 作者: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翻译】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
捎信人即将出发 ,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 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诗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 , 雪一更 ,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翻译】我扈驾赴辽东巡视 , 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 , 宏伟壮丽 。
夜已深 , 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课古诗词三首小练笔怎么写舟过安仁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 , 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这迷人的景色里,杨万里听到小孩的欢声笑语,不禁向四周张望,发现在不远的河面上的一叶渔船上,坐着两个很可爱的小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鬼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裤,在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过了一会儿,船儿徐徐地停了下来,大一点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浆,船不动了.杨万里觉得很奇怪,心想:他们在干吗呢?这时 , 他发现一个小孩撑起了一把?。?但是天气晴朗 , 并没有雨?。馊醚钔蚶锖苣擅疲翰恢浪窍敫缮赌兀堪偎疾坏闷浣?杨万里禁不住问他们:“你们张伞在做什么呀?”小孩回答:“我们想省点力气,让风带着船儿向前走,在利用风力呢 , 风吹了?。湍艽糯呃?nbsp;, 嘻嘻!” 杨万里这时才恍然大悟,叹道:这两个小孩真聪明呀 。
...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不知不觉 , 夏日的炎炎已经悄然远去,萧萧的秋风时而灌满洛阳的街头巷尾 。
发黄的树叶再也不能栖息在树上举目远望了,随着秋风的吹拂在空中漫无目的的荡漾,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到哪个角落、为哪一棵树来年的生长增添养料 。
小草的身子也变得枯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
候鸟成群结队的向南飞去,偶尔还会有一两声鸣叫划破宁静的长空 。
天气逐渐转凉 , 人们都换上了秋装 。
诗人张籍站在客栈门口,举目南望——家乡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像往常一样,他边看边想,不知不觉眼睛酸涩 , 思乡的伤感不禁又一次侵袭了张籍的心头 。
“秋来了,秋来了……”他喃喃着 。
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了中秋节,愈是想,他愈是伤感 , 年迈老母的身影 , 懵懂幼子的声音,还有临行前妻子的叮咛……“给家里写封信吧,”张籍转身走回客栈,“别让家人担心我 。
”说写就写,他迅速铺好宣纸,蘸好毛笔 , 握笔在手 。
可是,千种思念,万分挂牵真的不知如何写起 。
一支蘸好墨的笔停滞在空中 。
“到底写什么?。坷夏盖? ,爱妻,孩子都还好吗?”想着想着,张籍鼻子一酸 , 几滴苦楚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第二天,张籍把写好的信揣在怀中,仿佛那是他的珍宝 。
找到捎信人,张籍一边双手交信 , 一边再三叮嘱:“路上定要小心 , 务必把这信送到家人的手中 。
”“ 好的,不要担心 。
”捎信人转身上马要走,张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再一次把信要回,重新拆开 , 看了又看 , 还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 , 最后确保没有什么遗漏时,才把信交给捎信人 。
捎信人扬鞭催马,疾驰而去,张籍祥一塑雕像,久久的站立在路边迟迟没有离去……
五年级下册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背景资料 《牧童》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
《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 。
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
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
原文:《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②卧月明 。
注释①弄:逗弄 。
②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 , 用来遮风挡雨 。
《舟过安仁》①[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五年级上册语文5古诗词三首课文】注释①安仁:县名 。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
③棹:船桨 。
④怪生:怪不得 。
《清平乐①·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②低小 , 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亡赖⑥ , 溪头卧剥莲蓬 。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
③吴音:吴地的方言 。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
⑤翁媪:老翁、老妇 。
⑥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