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

每次和做市场的小伙伴聊天 , 大家总是说做了很多品牌的工作 , 但是年终汇报时为什么还是看不到成果 。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时候创造的价值通常是无形的 , 在企业经营的视角中由于很多老板并不了解或者并不是很看重这部分的工作 , 因此这部分的价值往往没有科学的核算公式 , 被忽略或者被看作是锦上添花的部分 。也就是说 , 价值虽然被创造了 , 但却没有被认同产生经济效益 , 就被老板或者其他部门认为是无用功 ,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品牌价值链 , 从经济学视角解决这个让很多品牌和市场人员感到无力的问题 。

品牌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

文章插图
2017年广告行业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 百雀羚凭借广告《与时间作对》刷屏 ,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品牌宣传 , 可是却备受争议 。单纯从市场转化率来看 , 据说仅为0.00008% , 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 , 品牌广告仅仅对应转化么?
相信很多做市场的朋友会斩钉截铁回答:怎么可能是这样 , 对应的经济回馈还会有很多 。这则广告会引发市场上免费的关注流量、用户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会为后续的行为决策提供铺垫、也会引发媒体关注和社会探讨 , 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回报收益的 。如何分析出除营销活动外的收益 , 就是我们要关注企业品牌价值链的原因 。
价值链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首次提出 , 他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 。价值链的提出 ,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企业发展战略 , 其实企业发展战略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 如果没有了解过相关方面内容的企业管理者也是不知道如何衡量他的价值的 , 往往被忽略或者放在一个很次要的位置 。价值链分析法的出现 , 可以把无形的战略有形拆解化 , 并且能够站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角度进行深入解读 。
本篇分享也是本人在深入学习清华宁向东老师《管理学》以及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宋鸿兵老师《市场进化》《网络经济学》并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工作经验做的一个简单的分享 , 希望对大家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
整体来说 , 价值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要活动、支持活动和利润 。企业为了提升赚钱能力 , 必须依照结果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 以此来达到高效益的终极目的 。在这样的目的下 , 价值链模型承担的作用是指导分析的路径和流程 , 先梳理链条再从每个环节分析具体的实际情况 。
听起来就是一句白开水或者大白话 , 但是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尤其是对于第一个发现本质的人更是十分困难 。我感觉这种困难程度不亚于医生们做出的贡献 , 现在大家看到人体的解剖图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 但是第一个清晰画出人体组织、人体器官的人 , 需要花费的却是十分庞大的心血 。
在后续的分享中我也会和大家去讲解一些非常有用的模型和理论 , 这些模型和理论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而诞生的 。并且不要小看这些模型 , 他们的作用就是分析思路(作用好比于牛顿定律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
【品牌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
品牌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

文章插图
品牌价值链的参考
价值链是一种高层次企业资源流通模式 , 由原材料作为投入资产开始 , 直到原料加工成的成品通过不同的过程售给顾客为止 , 其中做出的有价值增值的活动都应该被视作价值链的组成部分 。
价值链的侧重点在于 , 将研究范畴从核心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了供应商 , 向后延伸到了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 。
在市场工作中 , 品牌价值链是对品牌和营销的生产、流通、交付等环节进行深入拆解和分析 。从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供应商和供应者 , 向后延伸到了代理机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
在经典教科书《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 , 曾对品牌价值链有明确的定义:品牌价值链是一种结构化方式 , 用来评价哪些营销活动创造品牌价值、以及评价品牌资产的来源和结果 。
基于品牌价值链的定义 , 会发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盈利 ,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品牌价值、累积品牌资产创造持续盈利能力 。
品牌价值链被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主动进行的营销活动和投资;
阶段二:顾客心智产生的品牌感知;
阶段三:市场行业的整体品牌情况;
阶段四:以及最后股东能够得到的利益 。
由此看来 , 营销动作不仅仅是实现销售 , 更是服务于品牌的累计形成 。也需要注意的是 , 品牌价值链中 , 每创造一步就需要配套增加一步 , 主要增值阶段一共3步:营销活动达成的效果、市场反映的情况、投资者情绪 。
前文提到的百雀羚的案例 , 站在品牌价值链的角度你就会发现 , 它切实带来的收益和亏损 。产生的对顾客心智的影响、行业的品牌知名度、社会媒体的关注这些都是带来的正向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