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怎么读 忒辣芬怎么读


辽吉黑 , 统称东北!
俗话说 , 十个东北人 , 九种东北话 。其中 , 吉林乌拉就是一种 。
那么 , 生活在吉林乌拉地界的人 , 操着一口怎样的东北话呢?答案立马揭晓!
在乌拉方言中 , 形象表达“很”的词

在普通话中 , 形容程度很高很强的副词有“很”、“非常”、“特别”、“忒(tuī)”等 。而在东北 , 尤其是到了乌拉地面 , 却有很多这样的副词 , 它们较比“很”字说起来更生动、更形象 , 能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嘎” 嘎儿嘎儿 , 可单用一个字,读gá , 也可两字叠用 , 读gár gar 。此词用来说口味 , 如:“嘎嘎甜”、“嘎嘎香”、“嘎嘎酸”等;可用来形容软硬程度 , 如:“嘎嘎硬”、“嘎软乎”;可用来形容天气 , 如:“嘎嘎冷”、“嘎嘎热”;同时还可以说很多与程度有关的事物 。

近些年 , 在一些文艺作品中 , 经常会融入东北方言 。而这些东北方言却为作品平添了新意、情趣和喜感 。
“齁” 齁 , 读hóur , 有时也连用 , 写作“齁齁儿” , 所以有时人们也将其写成“猴儿”或“猴猴儿” 。如:“齁咸”、“齁苦”、“齁辣”、“齁坏”、“天气齁冷”、“这个人齁不是个物”等 。
延申词有“齁拉”和“齁拉拉” , 如:“齁拉咸”、“齁拉苦”、“这个人齁拉坏”等 。口语中有人还将“齁”的音转成了“嗖”的音 , 可用来说一些事 , 如“嗖拉冷”、“嗖嗖冷”、“嗖酸”等 , 这是“齁”字的音变 。

“杠” 杠 , 读音不同 , 表达的程度不同 。读gàng , 如“杠抠” , 读gàng kou , 多用于形容部分口味 , 如“杠甜”、“杠甜”、“杠酸”等 。叠写成“杠杠”时 , 读做gǎng gāng , 表示程度高一些 。如“杠杠甜”、“杠杠酸”、“杠杠辣”等 , 还有“他这个活做的杠杠的 , 没得比的……”

“巴”
巴 , 有人也写成“拔” , 根据形容的程度和当时人说话的环境等 , 可读成bā、bá、bà 。读第四声bà时 , 也有人将其写成“霸” 。表示程度低时读bā , 如“巴凉” , 即凉的程度差一点 , “巴凉”中的“巴”读成bá时 , 则表示凉得多了 , 如读bà时表示程度更高一些 , 表示的是特别凉了 。

“恶”
恶 , 一般读成nè , 多用来形容一些不喜欢而又嫌弃的口味、气味和行为等 , 或者是说气味、口味较正常味道有些异常 , 表示的程度较一般程度要强一些 , 但还没有到最高、极限的程度 。如:“恶酸、恶苦、恶辣、恶臭、恶坏”等 。

“贼” 贼、贼拉的、贼拉拉的 。形容“很”的程度较高时用 , 事物好坏及味道已达到“贼”的程度时 , 有种不得不防备 , 但又好奇、不得不亲自一试 , 那种感觉很奇妙、又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 , 如:“贼拉的香、贼拉的咸、贼拉拉的坏、天气贼拉拉的冷”等 。
【忒怎么读 忒辣芬怎么读】
“忒” 忒 , 读tuí , 有时也读téi 。如:“忒招人笑”、“忒旧了一点”、“忒腻歪人”、“忒烦人”等 。

“倍” 倍儿 。形容程度较高 , 有点成倍增长的意思 , 如:“倍儿甜”、“倍儿香”、“倍儿硬”、“倍儿爽”、“倍儿招人爱”等 。

“老” 老、老了 。常见两种情况:第一 , 一般用于表示数量多和大 , 如:“老大一片草”、“老好”、“老坏”、“老甜”、“老招人稀罕”等;第二 , 表示程度过了 , 如:“肉炒老了” , “豆腐卤水点多了”、“有点老”等 。
引申有:“老了去了”、“老鼻子”;表示数量更多 , 如:“雨后山上的蘑菇老了去了(或老鼻子啦)” 。

“怪” 怪,程度低一些、稍有些不正常 。如:“怪冷”、“怪热”、“怪辣”、“怪甜”、“怪坏的”等 。

“死” 死 , 表示程度差不多到了极限 。如:“死咸”、“死辣”、“死噎人的”、“死冷”、“死热”、“死吵吵啥(为啥吵吵那么厉害的意思)”等 。

“嗷” 嗷嗷、嗷嗷的 。嗷 , 读āo 。可转音为“嚎嚎的” 。可用来表示气味、口味等方面 , 但多用于气味、口味较强烈的 , 如辣和酸等 , 如:“嗷嗷辣”、“嚎嚎酸”等 , 更多用于与象声词“嗷嗷”、“嚎嚎”有关的事物 , 如:“嗷嗷大风”、“嚎嚎呛嗓子”等 。

“蒿” ……蒿的、……不嗖的、……不拉、……不拉叽、……不溜秋的等 。类似这样的词很多 , 将其放在其词尾上 , 有“很”的意思 , 但程度很轻 , 说的时候也很轻快 , 给人以轻松的感觉 。如:“辣蒿的”、“甜不嗖的”、“酸不拉的”、“咸不拉叽的”、“苦不溜秋的”等 。

“成” 成其 , “成其”这个词与“很”有很多相同之处 , 适用范围较广 , 表示事物的程度时 , 略比“很”高了一些 。这样的差别很微妙 , 不是能用词语表达出来的 , 而是根据对话人说时的语境等 , 一下子就能使对方明白 。如:“成其冷”、“成其香”、“成其可恶”、“成其坏”、“成其难办”、“成其大方”、“成其想念”、“成其仗义”等 。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 , 还可以用一些对方能听得懂、能迅速理解的词语去代替“很”字 , 有时是根据语境临时抓的词 , 换一个场合说 , 就不一定能达到相同效果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 就不一一列举了 。
来源丨《江城日报》 责编丨李少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