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 。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 。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
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
一、原文: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537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
曰:“驱!驱!前有贤者 。”至则皋鱼也 。被褐拥镰,哭于道旁 。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
二、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 。孔子说:“快,快,前面有贤人 。”走近一看是皋鱼 。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 。孔子下车对皋鱼说:“先生家是不是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出去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照顾到亲人,这是过失之一;自视清高,不愿为君主效力,没有成就,这是过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 。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过去了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后想见而见不到的,是亲人 。就让我从此离别人世吧 。”说完就辞世了 。
孔子对弟子们说:“大家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有许多弟子辞行回家赡养双亲 。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copy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 。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卷二2113 ·致思第八》 。



扩展资料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 。皋鱼周游5261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 。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4102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服侍,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 。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 。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1653亲之痛 。文学课代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话我不知出自哪里,但这却是最让我酸楚的话 。
我好象是最没亲人缘的一个人,生下来后九个月就跟着奶奶,因为妈妈要工作,没办法带我 。我是由奶奶用蛋糕一点一点喂大的,十岁以前我好象根本不认识妈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2373938她去奶奶家的时候我只当她是陌生人 。那时曾经有人故意逗我:“你有妈妈吗?谁是你妈妈呀?”我毫不犹豫的说:“没有,我没妈妈!”“那你是谁生的?”那时奶奶正在自己生豆芽菜,我又毫不犹豫的说:“我是豆芽生的 。”于是大人们在大笑之余也给了我平生第一个外号——豆芽 。那时侯我是个被宠坏的性情异常刁钻的家伙,不高兴就骂人,回家吃到的必须是奶奶给拿的吃的,否则就扔掉,奶奶被我折磨的够戗,但却依然宠我,我头一天说过想要的东西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肯定能在枕头旁找到 。而我总是心安理得的要那时很难找到的东西 。直到十岁的时候好象才一下开了点窍,稍微听点话了 。可也就是这一年,奶奶却在一个早晨突然病了,而这病一开始就不能说话了,我好象意识到了什么哭着不肯去上学,姑姑她们说奶奶没事,让我去上学,奶奶不能说话只是依依不舍的看着我,眼神里有痛苦,还有别的什么,长大后我才读懂那种眼神,是牵挂……奶奶就怀着这种牵挂这样走了,是脑溢血,奶奶去时我没能守在身边 。
后来就回到了妈妈身边,可能因为小时侯没能亲自带大我,也可能完全不需要理由,母亲对子女的爱根本就没有理由,妈妈对我特别的好,我慢慢的接受了妈妈的爱,而妈妈知道我对奶奶的感情,也总是用奶奶的方式那样对我,我发烧觉得冷时奶奶总是解开衣服用她自己的怀抱温暖我,妈妈也这样,奶奶对我做的,妈妈也学着做,后来长到十四五岁妈妈总是给我买很多衣服,希望把我打扮的漂亮,我喜欢画画妈妈也全力的支持我 。这种生活只持续到十六岁,妈妈也因为脑溢血去世了,那时我住校,也没能在最后一刻陪伴在妈妈身边,后来我知道妈妈在不能说话前只来得及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我虽然没有听见,但我能想象到那份牵挂,正在长大的女儿,正是离不开妈妈的教导的时候……
背负这两份沉沉的牵挂,背负着那种不能报答的深深遗憾,我又失去了同样疼爱我的爷爷,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为什么我的每个亲人去世时我都不能在身边,而他们好象除了带走我的思念外不愿跟我索取任何东西,依然怀念奶奶最后看我的眼神,想起妈妈最后的呼唤依然热泪盈眶,爷爷本来可以享一点儿我的福再走的,可是上天、宿命之类的东西却不给我任何机会 。
于是有一天看到了这两句话 。是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两句话似乎说出了我所有的心声,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你遗憾的不能有一个来世给你补上 。只有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对自己身边的所有亲人,不要到失去的时候再去懊悔 。不要让自己空对着这两句话…… 树想静下来不动而风不让树叶停下来,儿子想孝敬父母时,然而父母已经不在了 。
我个有认为:有很无耐的意思!

《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以上的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 。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 。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 。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 。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这句话的意思是: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 。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春秋时孔子偕徒外游,忽闻道旁有哭声,停而趋前询其故,哭者曰:“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归时双亲已故 。为人子者,昔日应侍奉父母时而我不在,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我欲供养父母而亲不在 。逝者已矣,其情难忘,故感悲而哭 。” 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 。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 。后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 。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多用此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