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陌上桑》 陌上桑翻译




陌上桑


【两汉】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


译文


驾着五彩的虹霞,乘着红色的云朵,经过玉门关登上九嶷山 。
渡过银河,到达昆仑山,专门拜见西王母和东王公 。
与赤松子和羡门高交流接受成仙和养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华灵气 。
吃灵芝的精华,喝甘美的泉水拄着桂枝的手杖戴着香草 。
断绝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尽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风在吹动 。
在很短的时间里走了数千里,寿命如同南山一样长久也不忘自己的过失 。
注释


陌上桑: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曹操只是沿用旧题,内容与古词无关 。
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出现的七色圆弧 。虹霓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霓,也称副虹、雌虹或雌霓 。
九疑:山名,又作“九嶷”,或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 。据司马迁《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 。
历:经过 。
玉门:古关隘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玉,一作“王” 。
济:渡河 。
天汉:银河 。
昆仑:昆仑山,西王母的居所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昆仑瑶池 。
谒东君:道家说东华为男仙居住之处,东方公为男仙之首西华为女仙居住之处,西王母为女仙之首 。谒,见,拜见 。东君,东王公,西王母的配偶神 。
赤松: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汉·班固《汉书·古今人物表》:“赤松子,帝喾师 。”
羡门:羡门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汉·韦昭注:“古仙人 。”
要秘道:指成仙和养生之道 。精神:指人的精华和灵气 。
芝英:灵芝的精华 。灵芝,菌类,古人认为服食灵芝可以长生不老 。
醴(lǐ)泉:甘美的泉水 。《史记·大宛传》:“河出昆仑……上有醴泉瑶池 。”
杖桂枝:一本杖枝,无桂字 。佩:带在身上 。秋兰:香草,属菊科,高三、四尺,秋天开淡蓝色小花 。
人事:指功名利禄、饮食男女等世俗之事 。
浑元:大气,指大自然 。
疾风:暴风 。欻(xū):吹动的样子 。
翩翩:一作“飘飘” 。
景未移,形容时间很短 。景:日光 。
寿如南山:寿命如南山一样长久 。
愆(qiān):过错,过失 。当指其在过去统一战争 。
赏析


这首乐府诗先写游仙的路程,再写谒见、交游神仙,三写学习和修养成仙之道,四写得道后的遨游,篇末点明虽寿比南山但不忘自己的过失 。全诗句式长短错落,语气则急缓相间,造成飘忽荡逸的气势,极恰切地表现了游仙的内容 。
诗开始就紧扣游仙的主旨,直叙诗人驾彩虹、乘赤云升天 。接着写他升天的经历、与众多仙人相见的情景以及在仙境的神仙生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写与众多仙人相见以及神仙生活时,特别写了要断绝人事和长寿,但又不忘自己的过失 。既流露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没有完全割舍掉对社会、对人生的牵挂 。


诗以“驾虹霓”领起,通过层层渲染表达了诗人向往仙界、与神仙交往以求长生不老的心愿 。然而,往事历历在目,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末句“寿如南山不忘愆”,富有张力 。当一个人希望寻求解脱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塑造的理想国是虚无飘渺的 。为此,当诗人以浪漫的笔调写飘飘欲仙的感觉时,就不得不反省过去,为曾经有过的错误提出自责 。
【曹操《陌上桑》 陌上桑翻译】全诗虽尽说仙人之事,其本意却与仙人之事无涉 。因作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实不可以消极看 。主要实质意图在于运用韬晦谋略而瞒天过海,消减社会舆论误解压力,使政敌不战而屈 。同时也要做出功成身退的示范 。然而“寿比南山不忘愆”,只要他活着他就要完成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总御皇机,克成洪业的大誓愿 。这就是他不忘愆的意思 。既然“不忘愆”,又岂能“绝人事,游浑元”!故曹操在《述志令》中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竟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就流露出了他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情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之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略提其述志之言以示其此诗“不忘愆”之真谛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