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各时期诗歌风貌

唐代 (618 -- 907) 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

1. 初唐 (618 -- 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 (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期、宋之问、陈子昂 。
1)诗境上: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从军行》) 。

(2)重视声律;

(3)讲求骨气:如《从军行》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咏蝉》有寄托 。

四杰有自觉的变革文风的意识,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杨炯《王勃集序》曰:“(龙朔变体)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在他们的诗中已出现壮大、慷慨的作品 。杨炯《王勃集序》评王诗:“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认为王勃能以风骨充实作品,既壮健又有藻饰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词旨华丽,固缘陈、梁之迹,骨气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 。”认为既有宫体诗华靡的一面,又有风骨 。他们努力开拓诗歌境界,能够运用比较畅达的气势来去感驾文辞,将六朝的骈俪转化为流丽矫健 。

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2. 盛唐 (712 -- 675):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 。当时优秀诗人如群星丽天,还出现了两位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 -- 李白和杜甫 。除李、杜外,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也是杰出的诗人 。

初唐诗歌发展的脉络是从宫廷御用转向个人抒情 。盛唐诗歌普遍的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盛唐诗歌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表现新的体验 。即使是旧题材,也写出新体验 。如边塞诗 。

3)、大眼光、大格局 。初唐诗歌精细,盛唐诗歌阔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李白)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4)、寒士阶层大量地走向诗坛 。

3. 中唐 (766 -- 835):中唐的诗歌,不过是盛唐的延续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佑 。主要的诗人有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

3)、多元化 。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 。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

4. 晚唐 (836 -- 906):晚唐时期是唐诗从盛转入衰微的时代,多数的诗人以摹仿前人为能事,气度不足,艺术成就不高 。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 。叶燮《原诗?外篇》: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 。……盛唐之诗,春花也,……晚唐之诗,秋花也 。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美乎?

余恕诚《唐诗风貌》把晚唐诗歌分为两大群体:一是穷士诗人,以贾岛、姚合、孟郊为代表,包括皮日休、陆龟蒙 。风貌特点:收敛境界缩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着意写诗用心思 。二是绮艳诗人,以“小李杜”、温庭筠为代表 。风貌特点:悲怆、绮丽、委婉 。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三人为代表 。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首,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前后两个五十年 。初唐的前五十年可说是宫廷诗的时代(2) 。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作家群,而以“绮错婉靡为本”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文坛上比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先是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有沈?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 。最后是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 。

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不相同的风格,投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去 。正如李白《古风》其一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 。”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位最伟大的时代歌手 。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一批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另一批诗人分别以或宁静优美、或豪迈奔放的音符,弹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部 。总体来说,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也就是后人所称道的盛唐之音 。李白诗歌则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伟大的诗人杜甫,以他如椽巨笔,在诗中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 。在诗歌史上,他既是盛唐之音的结束者,又是中唐诗歌的开启者,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上占据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诗史上一位杰出伟大诗人 。

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称之为“中唐之再盛” 。这时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 。盛唐那积极浪漫主义的热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不得不倾向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所以诗歌转向了现实主义道路 。而盛唐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成熟完美的境界,也为中唐诗人在诗歌艺术的创新与开拓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中唐诗歌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出现了竟相创新的局面,诗人及流派的创作“如危峰绝壑,深涧流泉,并自成趣,不相沿袭”(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 。中唐诗坛,大致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和为事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 。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

晚唐七十年,是唐诗的晚秋时节,但并非一片萧瑟 。总体来看,由于晚唐政治形势的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所以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 。李商隐、杜牧两位诗人为晚唐之翘楚,他们的诗歌,无论其内容还是艺术都具有杰出的成就 。许浑、温庭筠、韦庄、司空图、韩?、郑谷等诗人,也都各有特色 。而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等人,继承了中唐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晚唐时局如西风落照,士人深感回天乏力,故淡泊情怀与艳情绮思的主题在晚唐诗坛便十分流行 。而艳情绮思的题材在词这一新起的艺术形式中表现的更为充分 。到了五代时期,词这种形式迅速发展,为后来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唐代各时期诗歌风貌】唐诗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3.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4.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6.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

8.祖咏:终南望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9.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0.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12.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3.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14.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5.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16.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17.刘长卿: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18.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

19.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21.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2.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3.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24.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5.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26.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7.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8.李频: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29.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30.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http://wenwen.sogou.com/z/q727867495.htm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