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一剪梅·中秋元月】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1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
浑欲乘风问化工2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3,歌且从容 。
 
注释
1一尊:一杯酒 。这里指宴席 。
2浑欲:直想,真想 。化工:大自然的创造力 。汉贾谊《鸟赋》:“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 。”这里当“天公”讲 。
3从容:安逸舒缓,不慌不忙 。
 
赏析
此词写中秋待月不至的遗憾 。上片,将今年中秋与过去的中秋进行对比,揭示佳节却不遇佳景的难堪之状 。首三句,以简洁明丽的笔调回忆过去那个有月的中秋之夜的美好风光 。那是一个晴空朗朗的夜晚,作者置身芬芳馥郁的丹桂丛中,开怀畅饮,婆娑的花影倒映在杯中,金灿灿的月波也荡漾在杯中,倍添了节日的乐趣 。如今呢?同样置身在这个楼上,同样设这么一桌筵席,可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不正面说今夜无月,而只写那煞风景的云和雨,这就避免了呆板直说,显得含蓄蕴藉 。
 
下片专写赏月的愿望落空以后无可奈何的愁烦心情 。过片三句,恨极而思乘风上天去质问造物主,为什么要捉弄人;可又明知天路难通,信儿没法送,只好叹息而止 。“满堂”句是加倍烘染的写法,再次强调无月带来的单调寂寞的现状 。月亮不出来,只有堂上红烛发出亮光,似在嘲笑人的多情,这就使人倍增幽怨 。然而急也没有用,愁也是白愁,还是照旧唱起歌来,举起杯来,聊以混过这个不碰巧的节日吧!结尾二句,下字运意十分贴切:两个“且”字,突显了待月之人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心理;两个“从容”,更说明了唱歌饮酒仅是为了排遣愁烦,求得心理的平衡罢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