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可忽略的五大湖泊 中国著名的五大湖泊

中国五湖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五湖” ,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五条湖有哪些文化吧:
一、洞庭湖
《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 , 以其为洞庭之庭 , 故曰洞庭 。后世以其汪洋一片 , 洪水滔天 , 无得而称 , 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 。"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
【国内不可忽略的五大湖泊 中国著名的五大湖泊】
来源:洞庭湖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 , 形成于燕山运动 , 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 。白垩纪为盆地发展扩大时期 , 第四纪以来 , 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 , 再次全面下沉 , 接受沉积 , 成为湖南省第四纪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沉积层序最全的地区 。
二、鄱阳湖
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 , 位于江西省北部 , 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 , 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 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 仅次于青海湖 。
鄱阳湖 , 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 , 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 。湖区面积 , 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 , 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 。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 , 据2008年水文资料 , 当湖水位22.59米时 , 湖泊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 。
三、太湖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 , 古称震泽、具区 , 又名五湖、笠泽 , 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 位居第三  , 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 , 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 , 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 。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 , 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 。
太湖地处亚热带 , 气候温和湿润 , 属季风气候 。太湖河港纵横 , 河口众多 , 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 。
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 , 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 , 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太湖岛屿众多 , 有50多个 , 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
关于太湖的来源有这样几种说法:
1、潟湖说
是由于大江淤积而导致了太湖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群原先是与海相通的大海湾 , 由于扬子江与钱塘江向东延伸与反曲 , 致使部分海面被环抱于内遂成内海 , 两侧诸山水流不断注入 , 冲淡了其内海的水成为淡水湖 。
2、构造说
因为太湖地区地壳的新构造运动 , 造成太湖平原下沉 , 河流改向 , 荆溪水系改道东流 , 由断陷盆地成为汇水盆地 , 又渐渐成为数个沼泽小湖泊 , 以后逐步形成太湖 。
3、气象说
古代数千年间的持续大暴雨 , 有些年间的年降水量甚至达到60亿吨 , 太湖地区的大片低洼地大量积水 , 年复一年 , 遂形成如今的太湖 。
4、风暴流说
四千至六千年前的气候异常 , 不断形成的大风暴流涡动 , 数千年间的狂风暴雨造成太湖地区的沼泽浅洼地积水不断增加 , 水域日扩大 , 形成太湖 。
四、洪泽湖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 , 苏北平原中部西侧 , 淮安、宿迁两市境内 , 原为浅水小湖群 , 古称富陵湖 , 两汉以后称破釜塘 , 隋称洪泽浦 , 唐代始名洪泽湖 。
水流特征: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 位于淮河中游、江苏省洪泽区西部 , 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 。全湖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 。
洪泽湖水质属中-富营养型 , 洪泽湖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氨、酚、总汞;年均水温16.3℃ , 最高水温在9月28℃ , 最低水温在1月3℃ , 洪泽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只有当北方强冷空气过境时 , 湖面才出现封冻 , 全湖性封冻一般发生在寒冷的1~2月;湖内的鱼类以鲤科为主 , 约占全湖种类的50%以上 。
五、巢湖
曾称南巢、居巢湖 , 俗称焦湖 。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位于安徽省中部 , 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 。
巢湖湖区非大旱年可全年通航 。沿湖有巢县、散兵、槐林、马尾河、塘西、施口、中庙等港口、码头 。
地貌
巢湖及其流域地貌的主要轮廓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玛拉雅运动所造成的 。由于其处于几个次级单元的交汇地带 , 各单元均有独立而又彼此影响的发展过程 , 反映在地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