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审查起诉期限权限由谁掌管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权限由谁掌管【延长审查起诉期限权限由谁掌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它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可否申请顺延民诉第7章期间、送达 第一节期间82什么是期间,什么不是期间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83不可抗力耽误期限,可以顺延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节送达84送达日期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85送达诉讼文书的签收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86拒绝签收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87什么时候可以、不可以用传真、电子邮件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88邮寄送达、代为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89送达军人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90送达受强制措施之人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91代为转交机关、单位签收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92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民诉解释 期间和送达 期间125起算点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民事诉讼中以时起算的期间从次时起算;以日、月、年计算的期间从次日起算 。126起诉状补正+转交上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立案期限,因起诉状内容欠缺通知原告补正的,从补正后交人民法院的次日起算 。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下级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的次日起算 。127 不变期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第二百零五条以及本解释第三百七十四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四百零一条、第四百二十二条、第四百二十三条规定的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一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128再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 。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算 。129不计入再审时间对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完毕,但公告期间、当事人和解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送达130法人、组织谁来签收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拒绝签收或者盖章的,适用留置送达 。131直接送达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的,可以通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 。当事人到达人民法院,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视为送达 。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住所地以外向当事人直接送达诉讼文书 。当事人拒绝签署送达回证的,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送达情况并签名 。132诉讼代理人 视为送达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既可以向受送达人送达,也可以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 。受送达人指定诉讼代理人为代收人的,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适用留置送达 。133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 。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可以代收134委托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委托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并附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委托送达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委托函及相关诉讼文书之日起十日内代为送135 电子送达电子送达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作为送达媒介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与人民法院对应系统显示发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达人证明到达其特定系统的日期为准 。136同意电子送达的,应在确认书中确认受送达人同意采用电子方式送达的,应当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 。137二审、再审、执行送达当事人在提起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执行时未书面变更送达地址的,其在第一审程序中确认的送达地址可以作为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的送达地址 。138公告送达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 。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要求的方式进行 。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的,应当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张贴过程 。139公告送达内容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公告送达起诉状或者上诉状副本的,应当说明起诉或者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传票,应当说明出庭的时间和地点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定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当事人有权上诉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140简易程序不适用公告送达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适用公告送达 。141定期宣判,拒不签收的,视为送达人民法院在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签收判决书、裁定书的,应视为送达,并在宣判笔录中记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