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的方位 阴陵泉的定位方法

阴的方位(阴陵泉的定位方法)
阴阳(或阴阳)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复杂的关系概念,已经发展了数千年 。简而言之,阴和阳的含义是,宇宙受宇宙对偶性,在自然界中可以观察到的两个对立且互补的原理或宇宙能量的集合支配 。
阴阳哲学认为,宇宙是由黑暗与光明,太阳与月亮,男性与女性的相互竞争和互补的力量组成的 。
该哲学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在公元前9世纪的《易经》或《易经》中讨论过,并影响了道家和儒家的哲学 。

阴阳符号与用于跟踪一年中太阳,月亮和星星运动的古老方法有关 。
一般而言,阴的特征是内在的能量,它是女性的,静止的,黑暗的和负面的 。另一方面,阳的特征是外向能量,阳刚,炽热,明亮和积极 。
阴和阳元素成对出现,例如月亮和太阳,男性和女性,黑暗与明亮,寒冷与炎热,被动与活跃等,但请注意,阴与阳不是静态的或互斥的 。尽管世界是由许多不同的,有时是相反的力量组成的,但它们可以共存甚至相辅相成 。有时,自然界中相反的力量甚至彼此依靠 。阴阳的本质在于这两个组成部分的互换和相互作用 。昼夜交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没有光就不会有阴影 。
阴阳平衡很重要 。如果阴强,阳将弱,反之亦然 。阴和阳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换,因此通常不单单是阴和阳 。换句话说,阴元素可以包含阳的某些部分,而阳可以具有阴的某些成分 。阴与阳的这种平衡被认为存在于所有事物中 。
阴阳符号(也称为太极符号)由一个由曲线分成两半的圆组成 。圆圈的一半是黑色,通常代表阴面 。另一种是白色的,用于阳方 。每种颜色的点位于另一半的中心附近 。因此,这两个半部分交织成一条螺旋状的曲线,该曲线将整体分成半圆,而小圆点代表了这样一种想法,即双方都带有对方的种子 。
黑色区域中的白点和白色区域中的黑点表示对立面的共存和统一 。弯曲的线表示两个对立面之间没有绝对的分隔 。因此,阴阳符号体现了双方:对偶,悖论,多样性,变化与和谐的统一 。
阴阳的概念由来已久 。有许多关于阴阳的书面记录,有些记载可以追溯到阴朝(公元前1400-1100年)和西周朝(公元前1100-771年) 。
关于阴阳原理的最古老记录可在《周易》中找到,也称为《易经》或《易经》,该书由温国王在西周王朝公元前9世纪撰写 。

《周易》的京语部分特别谈到了自然界中阴阳的流动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和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变得越来越流行 。
这一思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哲学家,包括与道教相关的学者,例如老子(公元前571-447年)和儒教,例如孔子本人(公元前557-479年) 。它是亚洲武术,医学,科学,文学,政治,日常行为,信仰和知识追求的基础 。
【阴的方位 阴陵泉的定位方法】阴阳符号的起源是在中国古代的计时系统中发现的,该系统使用杆来测量太阳年阴影的变化长度 。它至少在公元前600年就在中国发明了 。实际上,有人提出阴阳符号非常接近一年中极点阴影长度每日变化的图形表示 。阳从冬至开始的,表示白天主宰着黑暗,因此与太阳有关的时期的开始 。阴从夏至开始,代表着黑暗在白天的主导地位,并与月亮有关 。
阴阳还代表对月球上地球阴影的观察,以及一年中北斗七星星座位置的记录 。这些观察结果构成了指南针的四个点: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测得的最短阴影的方向是南,而在晚上,极星则指向北 。
因此,阴和阳基本上与地球围绕太阳的年度循环以及由此产生的四个季节联系在一起 。
阴阳原理是《黄帝内经》或《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大约2000年前写的,是最早的中医书籍 。人们认为,要保持健康,就需要平衡自己体内的阴阳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