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55383号小行星

核心提示:来源:快科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报,宣布将456677号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这是第七颗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叶培建出生于194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
来源:快科技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报,宣布将456677号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这是第七颗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
叶培建出生于194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在远程控制、月球与深空探测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
“叶培建星”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于2007年9月11日发现,国际编号456677,轨道半长径2.4308783天文单位,近日点角距189.975度,绕日运行周期:3.79年 。
“叶培建星”模拟轨道图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惟一可以由发现者命名并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 。这种命名代表的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
早期小行星命名一般选取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女神名字,后来的命名演变成小行星发现者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 。
一般来说,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 。小行星一经命名则由国际小行星协会公告各天文组织,成为国际性的永久命名 。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 。
此前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
钱学森星
2001年12月21日 。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 。3763号的小行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 。
杨利伟星
2005年3月16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在太空遨游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利伟星” 。
“杨利伟星”是西班牙天文学家艾斯特于1991年6月6日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21064号 。这颗小行星距地球最远距离达6.86亿公里,最近距离为2.69亿公里 。
神舟星
与“杨利伟星”同时命名的还有“神舟星”,以纪念神舟飞船成功飞天 。
“神舟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81年10月25日率先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98年给予第8256号国际永久编号 。这颗小行星以椭圆轨道绕日运行,距地球最远距离达5.62亿公里,最近距离为0.98亿公里 。
费俊龙星、聂海胜星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飞天前,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9512”和“9517”两颗小行星 。2007年初,用“神六”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姓名命名小行星申报成功 。
孙家栋星
2012年6月4日,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第77508号《小行星通报》,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55383号小行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