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卑,小青的自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心理学的一种概念,主要就是对自己不认可,或者是对自己的自身状况不满意 。一般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有人可能会表现为各种自大;而自卑就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就是不够自信,对什么事情都非常胆怯,不愿意出面,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
小青的自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导语: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 。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 。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 。
自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1.身体的缺陷最直接引发自卑: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人们是那么珍惜它,以至于有人信奉“病残勿宁死” 。可是又有谁能保证自己绝对不受疾病的打击呢?尤其是一些难言之隐,比如孩子长青春痘、尿床、貌丑等,都是直接引发自卑的原因 。
2.安全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引发自卑:在单亲家庭或父母感情不和孩子被忽视,往往表现出退缩、过分害羞、怕见人、畏惧社交等行为 。
【什么是自卑,小青的自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3.个人的尊重得不到满足:由于家庭境况、学业水平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些老师也可能由于个人品质和好恶不同而鄙视学生,往往造成某些孩子的自卑心理 。
4.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看到其他人实现目标时多数人会产生自卑感 。在青春期由于目标定的太高达不到时,就有一种受挫感,自卑心理会油然而生 。
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自信地生活呢?
尊重信任他人
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必须与人进行交往,如果你对人际交往表现的冷淡化,这说明你对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觉已被自我封闭毁灭了,因而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应有的快乐,所以你要学会放松自己紧张的生活节奏,努力去寻找生活乐趣,如:与初相识者打打招呼,和朋友娱乐一番等,使自己不至于走向封闭的深渊 。
积极与他人交往
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独处时,心理活动就会转向内部,朝向自我 。自卑的人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窄变小,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 。当你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你的注意力就会被他人所吸引,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就会变得开朗 。另外,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
学会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练习当众发言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 。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 。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 。”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 。”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 。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 。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