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是什么】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
战国时代的墨子最早提出杠杆原理,在《墨子 · 经下》中说“衡而必正,说在得”;“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 。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便是说杠杆原理 。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
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