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 诗词鉴赏中梅花的意向

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
古诗中所有意象的的概括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 。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 。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 。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 。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 。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 。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 。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的事物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 。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 。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 。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 。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
“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
“雁序”:飞雁的序列 。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 。”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
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 。”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 。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 。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 。”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 。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村颓壁”(南宋??文天祥《念奴娇》)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 。”(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曹植《赠白马王彪》 。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
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 。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 。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
A、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 。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 。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 。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 。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
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 。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 。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 。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 。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
A、 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 。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
B、 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 。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 。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 。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
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
【其他有关“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5、竹子
A、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
B、 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
C、 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
D、 有表现忠诚的 。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
“愿君学长松,慎勿做桃李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 。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 。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李清照《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 。“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 。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 。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
19、另外,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 。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
古诗文鉴赏中各种作用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八型)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
-----
要答好这种题目你先要了解各种手法及其作用:
····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
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抛,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
····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描写手法有:白描 彩绘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常见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此外还有对比、衬托等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
附: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夸张 比喻 拟人 悬念 抑扬结合 点面结合 咏物抒情 开门见山 承上启下 伏笔照应
诗词赏析指导要点大致可从以下两大方面指导:
一、古诗词的外在: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反面)抒情(直间、间接)议论
记叙、描写顺序:远——近 大——小 高——低 俯——仰
虚——实 动——静 人——国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常见于律诗的中间两联)
夸张、反复、复沓、顶真、互文、设问
语言风格: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约
其他方面:赋比兴、 用典、线索、烘托、移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二、古诗词的内涵:
关键字词所表达的含义是否与中心及写作意图相悖 。
整句表达的意象含义是否正确,与中心是否相反,律诗中颔联、颈联有无颠倒
整首诗的意思、所抒发的感情
如何鉴赏古诗的形象意向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包括人物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已,也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客观人物形象)和物象(或意象);鉴赏,指的足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感受、理解、鉴定和欣赏,并作出自己的评判 。l.问答题 。针对诗歌中的形象提出问题.要求鉴赏诗歌形象 。这足近年高考的基本考查形式 。2.选择题 。给出涛歌形象的若干鉴赏选项.要求选出鉴赏止确(或错误)的项 。有时也采片用多选的形式,这个题型常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3.填空题 。要求填人诗歌的形象或诗歌形象的特点 。技巧一:整体感知,勿一叶障目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象或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答题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每一个形象,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感受和理斛 。另外,还要注意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例如,【2010·福建卷】考查了郭祥正的《访隐者》,第二小题是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题时.就要从整体把握全诗.先把诗歌中的苍壁、寒五、泉石、山翁、酒、残花等意象都找出来.然后再加以归类,在此基础上把握住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形象特点 。技巧二:捕捉形象(意向)的特点,理解诗情诗歌是形象的表现和形象的艺术 。鉴赏诗歌形象.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捕写.要注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捕写,要注意理解形象(意象)的特点,要注意体会形象营造出来的意境和氛围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形象及其内涵 。例如,【2010·江西卷】考查了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第一小题是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答题叫,首先要联系所学诗歌子规这一意象的常见寓意,然后准确地把握诗中山村、落日、梦、兵马等形象的特点.才能准确回答出思念故土、有家难归、悲伤等含义 。技巧三:了解传统审美习惯,迁移意象内涵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审美习惯 。某个形象具有怎样的内涵、怎样的寄托、怎样的情感象征,这些都需要整理、归纳、识记,并在鉴赏时主动应用 。例如,【2010·江苏卷】考查了王昌龄的《送魏二》,第三小题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从潇湘月、清猿、梦等儿个意象的传统审美内涵人手,通过理解这儿个意象表现出的凄凉、哀愁、孤独之意.进而体会意象背后传达出的惜别之情 。技巧四: 寻象取意,把握意境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阅读和鉴赏山代诗歌.一定要通过作品的形象.进人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外进行鉴赏评价 。例如,【2010·课标全国卷】考查了江总的《雨雪曲》,其第二小题的第二问是这首诗表现丁成卒什么样的情感,做此题时,要先把握住颈联和尾联中残破的旗彩、低哑的鼓声、无边的愁云、渺远的回家路等形象.通过体会这些形象所营造出的荒凉、凄迷、愁苦的意境,进而推导出戍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在线等 总的来说,诗词鉴赏其实是一种意境 。不过我知道楼主需要的是考试怎么样拿分 。
我可以给你几点建议:
1、读诗后先别答题,多读几次,认真感受诗词的内容 。譬如《早发白帝城》读两次你会发现这诗里透露着一股兴奋,是被特赦后归家的一种迫不及待 。这样你就能知道诗词主要想表达什么 。诗词不外写三种东西,以诗言志,以诗记事,乱发牢骚 。所以当你明白诗词的用意的时候基本你也就能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即主题内容 。
2、读诗要分联读,第一联出对句(即老师说的首联和颔联)一般是描述景,物等实体存在的东西 。第二联出句开始言志记事等 。所以你一定要把景物描述出来 。志向等就明向而见了 。
3、诗词的背景 。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因为每一首诗都有一个背景 。连接诗词写作时的时局等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用意以及内在表达的含义 。
4、词语美化,这个确实没人能帮忙 。只能靠你自己多累积 。答题时词语的编排,美化很重要,比不编排好得多 。举个例:赞美一个女孩子漂亮,一种是:你好漂亮 。一种是:肤若凝脂,眼眸皓齿,唇红颈璃 。。。。这两种你说老师一看给哪个分高?
希望可以帮上楼主,
特别美的古诗词的经典句子【意向;乐观,】不要爱情的,悲伤的,不要大家常见的,【要合辙押韵的】谢谢啦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赏析: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 。"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 。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 。
唐?刘长卿《送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
赏析:这两句一向被认为是刻划细腻的写景诗,清人方东树称为“卓然名句,千载不朽”(《昭昧詹言》) 。它通过“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两个细节,展现出一片蒙蒙春雨的江南景色 。“细雨湿衣”而“看不见”,“闲花落地”而“听无声”,则更是诗人体察入微之处,因为唯有“看不见”才显出雨之“细”,唯有“听无声”才见出花之“闲” 。句中没有出现更多的景物,但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晏几道(小山)《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赏析:一对不知时务的比翼双飞的檐子,穿过微细雨帘,从头顶掠过 。由于看到这双燕子,使词人更加的愁不可堪着,他在想:无知的燕子,尚且知道比翼齐飞的欢快,而有情的我们两个人,分各天涯,难以重逢,这、这、这是何等难以忍受的现实啊!
这两句应该是这首《临江仙》的精华所在,精妙之旨 。它的绝妙之处是融情而入景,以景传情 。从表面来看,两句似在冷静的描写着景物,十个字却无一字提到情、愁而字,可是情自无限,愁又不尽也 。“落花”感叹青春之易逝,佳期难再,“微雨”状出心境的阴郁和苦闷 。以“落花”之动,衬托着人伫立之静,以独立之久,衬托着思念的专一不二,又以“燕双飞”来配“人独立”的寂寞和孤独 。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浓烈的情感 。
春山夜月 唐.于史良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赏析:首先,从结构上看,“月”字紧承“赏玩夜忘归”中的“夜”,“花”则紧承首句“春山多胜事”中的“春”,运笔如环,自然圆合 。
其次,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 。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 。
再次,“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 。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 。最后,精于炼字 。“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可谓是神来之笔 。
诗人完全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于是,唯兴所适,不计路程远近;离开时,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即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 。这两句诗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则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留下伏笔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 。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镶嵌在一片青翠山色的深处 。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现的虽是远景,但仍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致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纵观全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诗之精髓所在,令人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 。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 。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赏析:
迟日:春天的太阳 。《诗经》里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
融:暖和 。泥融:泥巴融化又软又湿 。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
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春天的美好 。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 。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而鸳鸯却相互依偎着,在两幅生动的小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极其恰当地渲染出春意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融和气氛,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乐之情 。
“泥融飞燕子”为什么好?是因为“泥融”和“燕子”是紧密相关的——春天,燕子回到北方以后,需要用软泥来修补旧巢,冻土是不行的 。这一句写的正是泥土解冻时,燕子飞来飞去,春意盎然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赏析:①日出句:早晨太阳出来以后,照得江边盛开的花儿,红艳得比火还要红 。
②春来句:蓝,用蓝草制成的颜料,也叫靛青 。春江青碧,好像靛青的颜色一样,在阳光下泛着绿波 。
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 。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诗人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江南水乡的诱人春色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红绿相映,光彩夺目,印象强烈,引人入胜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末王定宝的《唐摭言》卷五中记录: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14岁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坐,而阎公意嘱子婿孟学士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君,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
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呢?为什么历来为论者所称道?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在反复描绘、渲染洪州的地理气势、山川形胜之后,登临滕王阁,“披绣闼,俯雕甍”,极目远眺,所见“山原旷”“川泽纡”“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真是尺幅千里,秋色弥望,一派富庶祥和气象 。然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幅“暮江秋色图”扑面而来,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
这是一幅彩色的图画,背影是碧水连天,天水一样是纯净的深蓝,绚丽的晚霞映红了天幕,并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渚之上,一只或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不知是沉醉于秋江晚景不愿栖息,还是顾影伤怀,别有期待 。
“落霞”,视角由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视野开阔;“秋水长天”写静景,“霞鹜齐飞,”写动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上句着重于目随景而动,下句着重于心因景而静 。整个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色彩的协调、动静的搭配,完美的“暮江秋色图”如在眼前 。
此句工稳的对仗堪称一绝 。不仅上下句对仗严整,而且句内亦含对仗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都是偏正结构 。除了句法的对偶,音韵上平仄相对,上句是“仄平仄平仄平平”,下句为“平仄平平平仄仄”,音律铿锵,抑扬顿挫,富于乐感,极具诗意 。
古人最讲究炼字炼词,我们鉴赏时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比较领会其字词使用的精工 。例如将此句中“落霞”换成“晚霞”,效果有什么不同呢?很明显,“落”具有飞动之感写出霞的气势 。再看,有人说“孤鹜”为什么不是“群鹜”呢?“群鹜”意境有什么不同?我们读《滕王阁序》全文可以看出,此句应是王勃思想感情的一个高潮,登临形胜,躬逢盛饯,自然心境愉悦,激情满怀 。然王勃毕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千里眺望之时,自然驰骋想象,“望长安于日下”,于是想到了“关山难越”“无路请缨”,难免心生感慨,此句以下,王勃情绪急转直下,“兴尽悲来”,直至“穷且益坚”,慰勉自己 。所以,着一“孤”字是切合作者这种心境的 。这就是古人炼字的功力 。
前人指出王勃此句脱胎于“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北朝庾信《马射赋》),但庾信之句言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欠自然,不及王勃此句优美动人 。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对举,相映成趣,画面鲜活,超出庾信甚远 。
年轻气盛的诗人王勃登楼作赋,放眼川原,秋景澄澈,秋意深浓,仕途坎坷而雄心未泯的他目极八方,思接千里,忘却失意的苦楚,全身心融入江南秋景之中,思绪追逐着落霞孤鹜,淡入了秋水长天之中,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对此句推崇备至,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
【精确 诗词鉴赏中梅花的意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