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吓人的黑白无常图片 真实 最吓人的黑白无常图片


提起《鬼吹灯》中的盗墓派别,大家首先想到的大多会是: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这四大派系 。

毕竟在《鬼吹灯》的最初的四部作品《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和《昆仑神宫》里,围绕雮尘珠而展开的故事只涉及到上述的四个门派 。

但在《鬼吹灯》后续的四部作品《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和《巫峡棺山》里,围绕秦王照骨镜和四枚古符发生的故事,则引入了一个强横的势力:

观山太保 。
该门派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其余四大门派的发展走起下坡路 。

虽然后四部《鬼吹灯》都是围绕最后一名观山太保孙教授设的局而展开的,但“观山太保”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倒数第二部作品《怒晴湘西》中 。

曾为卸岭魁首的陈瞎子在回忆起自己当年和鹧鸪哨结伴摸金的经历时,提及到他们在瓶山古墓里发现过一具身穿黑无常衣服的尸首 。

军阀罗老歪在翻动尸首时发现了一枚刻有“观山太保”四字的金牌,从而证实了这个活在传说中的盗墓门派确实存在 。

而《鬼吹灯》的最后一本小说《巫峡棺山》,更是对“观山太保”这个门派的来历进行了详尽地介绍,不仅煞有介事地为观山太保编撰了背景故事,还引经据典地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扯上了关系 。

从原著的设定可知,观山太保原是活跃在巫山棺材峡一带,靠盗取棺山悬棺中奇珍异宝发家的封氏一族 。在成为观山太保之前,他们已经是当地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 。

时间来到洪武年间,刘伯温奉命修葺皇陵 。由于此时他已心生退意,所以想把这份差事转至既精通摸金之术,又有头有面的封家人头上 。

于是他向皇帝力荐封家家主封王礼,并画了一副《棺山盗骨图》暗示封王礼,如果不接受这个差事,家族就会因为祖上的摸金行为受到株连 。

封王礼见已被朝廷抓住了把柄,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份“伴君如伴虎”的工作 。

但在成为观山太保后,封家人反而很尽责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皇陵的修葺,还在打击摸金同行上献出了
“毁符印、拒丹药、剿群匪”
的妙计 。

本身就是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又因为投靠了朝廷获得了官方背景,观山太保的实力已经远超了其余四大门派,说是摸金界的“扛把子”也不为过 。

再加上他们通过献计的方式把竞争对手“赶尽杀绝”,一家独大的局面非常有利于他们的传承和发展,理应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

但从小说的剧情可知,观山太保的最后传人孙教授不仅没有掌握祖传的手段,甚至连姓氏也改了 。明明有一手好牌,为何观山太保最终会落得后继无人的下场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观山太保是家族事业,成员都是封姓后人不利传承

观山太保和搬山道人相似,都是一份以家族为纽带进行传承的事业 。

但搬山道人是为了解除与性命攸关的诅咒才摸金的,而观山太保则是为了寻仙问道、收集秘术而工作,前者肩负了家族命运,后者只是纯粹满足个人私欲 。

观山太保的“观山指迷术”和搬山道人的“搬山分甲术”都是非常注重家族传承的秘术,不像发丘摸金的寻龙诀,可以通过外姓师承习得 。

这意味着,如果家族里没有出现摸金方面的人才,门派的传承则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

但由于搬山道人是肩负家族存亡命运而前行的门派,即使真的面临青黄不接的严峻考验,族人还是会拼尽全力把独门秘术完整地传承下去 。

所以到了鹧鸪哨这一代,我们还可以在他身上看到十分正宗的搬山分甲术 。只可惜随着他目睹身边亲人相继离世,家族名存实亡,才心灰意冷放弃了搬山道人的传承 。

而观山太保则不同,本身就有丰厚的家底,不靠摸金依然能过上不错的日子,这意味着对于不具备强烈的寻仙问道欲望的族人来说,完全没必要学习家族秘术 。

随着时代的发展,摸金这种风险高又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必然会被社会摒弃,如果缺乏了搬山道人那种强烈使命感的驱使,观山太保的秘术很难完整地传承下去 。

二、观山太保爱单打独斗,没有后援帮助,遇难几率增大

在《怒晴湘西》中被发现的观山太保遗体只有一具,再加上其靠纸人引开大蜈蚣然后服秘药潜入墓穴的手法,可以推测出这名观山太保在遇难时是只身一人的状态 。

地下古墓机关重重、危机四伏,即使一个人本领再高,也难以百分百确保可以全身而退 。所以发丘摸金讲求团队合作,卸岭力士更是动辄发起百人以上规模的行动 。

只有搬山道人和观山太保碍于各自门派的隐情,在行动时比较追求单打独斗 。
【最吓人的黑白无常图片 真实 最吓人的黑白无常图片】
但从鹧鸪哨这一代会带着师弟师妹行动可以看出,搬山道人在后期也效仿发丘摸金组织团队行动,而且他们在遇到陈玉楼一行人后更是直接选择合作共赢 。

可见,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搬山道人一脉也深切明白到在地下墓穴里探险,拥有一个可靠的团队互相扶持能极大地增加生还率和成功率 。

然而这么显浅的一个道理,观山太保直至最后一代传人孙教授才醒悟过来 。

孙教授的亲哥封团长、亲爹封思北都是因为单打独斗命丧地仙村的,再加上在瓶山墓里独自殒命的老太保,我们不难发现观山太保直至孙教授之前,依然习惯单独行动 。

孙教授因为自小跟了外姓,家族手段掌握得不多,为了能完成祖辈遗愿,才不得不动起歪心思,设局让胡八一他们当“马前卒”,为自己开辟进入地仙村的道路 。

如果孙教授也是自小就学习了祖传的本领,他还会不会让其他同门涉足自己的家族“圣地”呢?很显然,他也会和亲哥、亲爹做出同样的选择,并且最终殒命其中 。

三、封家曾因意见不合分裂,手段高超的人都进了地仙村

如果说家族传承和单打独斗,是导致观山太保逐渐后继无人的慢性因素 。

那封家曾经因为意见不合而分裂,则是让观山太保出现断层的急性因素 。

在《巫峡棺山》里,主角一行人的探险之地就是封家建立
的地仙村 。
而这个地仙村则是当年以封师古为首的“激进派”,为了达到修成尸仙的目的,特意修筑的一个地下墓穴,并动员封家人进去闭关修炼 。

但正如上文所述,封家后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寻仙问道的 。

所以,以封师岐为首的“理性派”则选择留守地仙村外,并警惕地仙村里的人修成了妖物出来为祸人间 。从表面上,封家是被平均地分成了两拨人,似乎不影响传承 。

可是仔细想想,进地仙村的都是有强烈问道心的人,对家族秘术的掌握必然比留在村外、无心问道的族人要深入得多 。

因此,其实观山太保在经历了这次分家后,在秘术上的传承已经受到了重创,只不过由于家底还在,且当时的人丁还算兴旺,一时半刻还没衰败到后继无人的程度 。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封家也受到深远的影响,到了封思北一代甚至已经家道中落,连家族都不复存在了,还谈什么传承呢?

所以孙教授最后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最终导致自己在地仙村走火入魔,成了行尸走肉 。

综上所述,观山太保之所以从一个富甲一方、
实力雄厚
的盗墓门派,沦落到后继无人的悲惨局面,离不开其在传承上的缺陷和行事作风上的冒险,家族分裂更是加速衰败的过程 。
这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又恰好对应了书中摸金技术的集大成者——张三链子毁掉半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的原因: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不加节制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
所以,摸金校尉最后还能剩下三位传人,而观山太保则随着孙教授的退场而消失了 。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曾经富甲一方,实力又能以一敌四的观山太保,为何会后继无人?”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
#鬼吹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