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诵读启蒙,为什么要选这28首必背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中国文化的殿堂里熠熠生辉!
苏东坡先生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优秀古诗文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启蒙诵读教材,对提高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也大有帮助 。
把这些古诗词挑选出来,让孩子优先诵读 。
和妈妈诵读笠翁对韵,成语接龙,少年儿童诗词启蒙
赖国全老师首次提出:一根:易经六经:黄帝内经、诗经、道德经、孝经、兵经(孙子兵法)、金刚经 。
八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
九要:尚书、礼记、春秋、史记、国语、伤寒论、资治通鉴、难经、神农本草经 。
十四蒙: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德育启蒙、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笠翁对韵、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幼学琼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中国古典长诗精选与神童诗、宋词三百首 。
儿童古诗词启蒙需要注意什么
步骤/方法教孩子吟诵诗歌入情悟境 。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有感情的吟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领会诗的音乐美 。
出声诵读,要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
这种有规律的反复形成的节奏,产生了整齐划一的音乐美感 。
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便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步入诗的意境 。
当然,出声诵读要和低声慢吟结合起来 。
注重整合提升感悟 。
教学中,选取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进行整合,既能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一是同一主题作品的整合 。
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有不少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
二是同一作者作品的整合 。
这样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作者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比如学习陆游的经典古诗《示儿》,就可以带动学生学习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
学习古诗固然是要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与作者对话,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
应鼓励学生在与人对话、演讲、写作文中恰当引用古诗词 。
如开展综合实践课,假想有一名沉湎网吧的少年,让学生用古诗词对他进行规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运用 。
尤其要引导在作文中引用或择用,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文采和说服力 。
诗歌是充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闲情、乡情、友情、爱国情是诗人反复吟叹歌咏的主题 。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能以情感点燃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古诗词 。
...
国学经典幼儿启蒙用哪套书
儿童启蒙可以用《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经典 。
1、《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
2、《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3、《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 。
儒家十三经之一 。
4、《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 。
5、《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
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
6、《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
注: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就是“三百千”了,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一般私塾“开蒙”则必先学这三种 。
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初级读物 。
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 。
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但“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
赞美儿童活泼可爱的诗歌
一、《牧竖》 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
译文: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
二、《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
三、《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
四、《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五、《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
(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玻璃 一作:玻瓈)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
六、《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
春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
...
学习古诗词,对孩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 。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
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 。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
其实诗的好处,是终生受用的 。
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 。
那些不够好的早就淘汰了 。
所以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
”即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 。
内心有一种平静,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 。
“幽居靡闷”是说,当一个人幽静地独处,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有诗作为伴侣 。
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眼前,就不会烦闷 。
生活出现不幸,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 。
所以读诗词有莫大的好处 。
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于诗词中有了自己的感受 。
感受到了唐·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之精神,感受到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的境界 。
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性格,使人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 。
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
现代儿童诗歌大全
今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心比天还要高,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明天将变成大河,汹涌咆哮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
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
我们就是我们,红领巾在胸前燃烧 。
请看明天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捧起现代化的祖国,飞向金色的目标……提问者: 青色透明 - 见习魔法师 二级最佳答案献给六一儿童节的诗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中娇之之娇象是睡梦中的微笑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包随便拿出一首挂在嘴上又蹦又跳繁华是你的等待当你能驾驭这个世界的时候五彩斑烂的梦想都会随你的创造而实现啊,你是人类最早的节日也是人类最永久的期盼你是人类最早的启蒙更是人类最大的希望457回
【幼儿诵读启蒙,为什么要选这28首必背古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