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江的古诗

七律·游苏州平江古街
宵泛平江灯炫眸,每逢佳处便勾留 。
山风入闾无三里,溪水到门容一舟 。
何处吴音评弹调,谁家倩影绣花楼 。
风情小宛可迎否,月上荷桥柳杪头 。
关于怀乡的诗词2首,要带诗人简介,快!!!!!!!!!!!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 。
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
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
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
” )——张炎《词源》 。
1.“燎沉香,消溽暑” 。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赏析“呼”和“语” 。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 。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
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3.“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 。
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 。
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 。
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 。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
4.总结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
“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
“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层 。
这两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 。
【关于平江的古诗】 5.“五月渔郎相忆否?”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
6.“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
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
7.总结下片: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 。
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 。
“五月”三句写梦游 。
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 。
“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作者自己 。
“五月”二字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头接通现今(“溽暑”),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 。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
字文昌 。
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 。
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 。
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 。
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 。
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 。
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 。
15年后,迁秘书郎 。
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 。
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 。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 。
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 。
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 。
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 。
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 2卷,今佚 卷三百八十二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边塞诗人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 。
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 。
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 。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
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
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
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
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 。
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
杜甫在平江写的诗歌
1.《泊平江百花洲》宋代: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
2.《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五代: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 。
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3.《清平乐·候蛩凄断》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4.《朝中措(平江施·生朝)》宋代:韩淲 五湖烟水百花洲 。
别乘最风流 。
人道紫枢家世,清时衮衮公侯 。
名园绿水春无价,蜀锦舞缠头 。
眉寿年年今日,宝杯香霭飞浮 。
5.《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宋代:仲并 铃合寻盟未肯寒 。
鹢首驻江干 。
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 。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
...
平江县古代称什么
平江县是湘楚文化源头之一,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有“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 。
平江是著名桂花蜜源之乡、黄金产地及林业重点县之一 。
平江县古属三苗国,秦属罗县,东汉末年设县,后唐定名平江 。
春秋时,平江属楚附庸罗子国 。
秦朝时期,置罗子国为罗县 。
汉末时期,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又改名吴昌县 。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析湘阴县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 。
平江县古代都出过什么大人物?
李元度(1821年-1887年),汉族,湖南平江县人 。
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清朝大臣,学者 。
生于道光元年(1821) 。
4岁丧父 。
18岁中秀才 。
二十三年以举人官黔阳县教谕 。
著有《国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山馆文钞》40卷、《天岳山馆诗集》12卷、《四书广义》64卷、《国朝彤史略》10卷、《名贤遗事录》2卷、《南岳志》26卷等 。
其中《国朝先正事略》,荟萃清朝一代有关文献材料,尤为巨著 。
还主纂同治《平江县志》,《湖南通志》 。
光绪13年升任贵州布政使,同年九月廿七日(1887年11月12日)病逝任内 。
文人描写落日的诗句或文字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 唐 ] 王维 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乡思》[ 宋 ] 李觏 3、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唐 ] 杜牧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登乐游原》[ 唐 ] 李商隐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6、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唐 ] 白居易 7、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后出塞五首》[ 唐 ] 杜甫 8、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 王维 9、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
《登馀干古县城》[ 唐 ] 刘长卿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送友人》[ 唐 ] 李白 落日,指夕阳下山,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 。
...
平珠的诗句
1.《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五代:毛文锡 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 。
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2.《江南春·波渺渺》 宋代: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3.《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
秋已暮、红稀香少 。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
莲子已成荷叶老 。
青露洗、萍花汀草 。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
4.《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代: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
思量便合双飞去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
红笺小字凭谁附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5.《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宋代: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关于带波的诗句有哪些
1.《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五代:毛文锡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 。
芦洲一夜风和雨,飞起浅沙翘雪鹭 。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2.《江南春·波渺渺》宋代:寇准波渺渺,柳依依 。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
3.《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宋代: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 。
秋已暮、红稀香少 。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
莲子已成荷叶老 。
青露洗、萍花汀草 。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
4.《踏莎行·碧海无波》宋代: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
思量便合双飞去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
红笺小字凭谁附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5.《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宋代:苏轼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诗句,有 。
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ī má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cūn zhuāng ér nǚ gè dāng jiā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tóng sūn wèi jiě gòng gēng zhī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yě bàng sāng yīn xué zhòng guā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