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词分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 。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 。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
【原文】
晚泊浔阳望庐山1
挂席几千里2,名山都未逢 。
泊舟浔阳郭3,始见香炉峰 。
尝读远公传4,永怀尘外踪5 。
东林精舍近6,日暮空闻钟 。
【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
挂席:张帆 。
郭:外城 。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精舍,僧人所居 。
【白话译文】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
【创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时,晚泊江边眺望庐山,发思古幽情而作此诗 。
【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诗的起势高远 。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 。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 。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 。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 。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 。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 。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 。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 。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 。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 。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 。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 。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 。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
《宿建德江》孟浩然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
【原文】
宿建德江⑴
移舟泊烟渚⑵,日暮客愁新⑶ 。
野旷天低树⑷,江清月近人⑸ 。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
⑵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
⑶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
⑷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
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
【白话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
孟浩然《春晓》的赏析?
【简单赏析】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 。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
【详细赏析】《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
”(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 。
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 。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
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
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 。
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
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 。
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
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
”(《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 。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
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 。
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
【原文】《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简介】《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
参考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5467/7920388.htm#viewPageContent
李白的《赠孟浩然》的赏析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
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 。
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
”(《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
“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 。
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
“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 。
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 。
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
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 。
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 。
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 。
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 。
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 。
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 。
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 。
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 。
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 。
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
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
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 。
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
“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 。
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 。
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 。
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
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
求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
《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此时会留恋自己喜爱的即将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这闺中寂寞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不用到户外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狼藉景象 。
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也是由词人的特定心境决定的 。
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这一份对青春美好年华的珍惜,是古往今来的感情敏锐细腻的女子所共有的 。
古代女子的唯一好出路就是寻觅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一位好丈夫 。
所以,少女珍惜青春年华之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丝丝缕缕的“思春”情怀,李清照也不例外 。
日后,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深沉的一份情感投入,在早期这些伤春伤怀的作品里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
这首词的构思也十分巧妙,词人用对话构成情感的递进深入,用粗心的“卷帘人”来反衬自己的敏感细腻,将少女幽隐不可明说的情怀含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
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 。
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酣恬沉睡的诗人不知拂晓已到,是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 。
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 。
醒来后,诗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风雨,于是便关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 。
诗人听闻啼鸟声的欣喜,对落花的关心,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
这首五言绝句着重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晓之际的舒适甜畅,语意缓缓,对“花落”的担忧也是淡淡而来,渐见深情的 。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改用问句表达,《懒起》说:“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
”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
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也有过类似的艺术构思,其《六丑》说:“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
”吐辞典雅的词人,将落花比拟作“楚宫倾国”般的美人,语意又婉转一层 。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 。
这种被他人反复表述过的诗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构思 。
对话的双方身份明确了,反衬的作用更加明显 。
“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 。
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 。
宋人对这首词就非常赏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 。
小词云:(词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
”《藏一话腴》甲集卷一则说:“李易安工造语,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
这时,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辨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
”(第25页)王说甚是 。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孟浩然写了哪些关于夏天的诗词?急...啊...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厂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
一二句,夏日之良辰 。
【孟浩然诗词分析】夏来艳阳高照,炎热沉闷,只有日落之时,最舒人心 。
三四句,夏日之南亭,惟有此地有风可以散发乘凉;惟有此地宽敞,可以开窗闲卧 。
五六句,夏日之幽趣,闻荷花香气,听竹露清响 。
七八九十句,“怀辛大”,同时也是夏日恨事 。
想取琴弹奏,却又不知能鸣与谁听?让谁能够欣赏?因为自己的琴声还不能与自然相互交融,必得他人助兴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孟浩然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孟浩然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一作宴卫明府宅遇北使)」孟浩然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 。
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
舞鹤乘轩至,游鱼拥钓来 。
座中殊未起,箫管莫相催 。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
描写离情的诗词及赏析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 。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
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
年仅25岁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
“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
“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
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 。
“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
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
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
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
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 。
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 。
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
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
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
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 。
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
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 。
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
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 。
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
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
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
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
-------------------------------------------------------------------------------- 2 回复: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 。
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 。
历代留...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在哪里?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转自唐诗鉴赏大词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注释】①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
②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
③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
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 。
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 。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
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
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
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 。
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
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
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
(余恕诚)http://tieba.baidu.com/f?kz=141462410http://www.tianyabook.com/shici/tangshi300/261.htm
古诗 赏析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 。
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 。
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
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
孟浩然 《舟中晓望》的赏析
孟浩然 ——《舟中晓望》〖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 〖关闭〗 元宵短信 元宵彩信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舟中晓望》【内容】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
【赏析】: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
这首《舟中晓望》,就记灵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 。
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 。
“挂席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是何等情切 。
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 。
“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 。
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 。
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 。
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 。
“利涉”一...“利涉”一词出《易·需卦》“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赤城”山在天台县北,不钩奇抉异”(皮日休)? 天台访石桥 。
第二联写水程,石桥尤为胜迹,一种方长船,仙物毕具也 。
这首《舟中晓望》 。
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十分传shen:孟浩然 ——《舟中晓望》【内容】 挂席东南望,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表现朴质 。
因此在诗人的想象中,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 。
读者到此自然而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 。
济者梯岩壁 。
“坐看”照应“望”字 。
“挂席东南望”,常常“遇景入咏,况且天刚破晓 。
既然如此 。
而“看”则比较随意,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点出天台山,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承前联“水国遥”来 。
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都得到解答, 青山水国遥 。
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无多少诗味,有张望寻求的意味,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天台山去天不远,山中石色皆赤 。
【赏析】,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深险清冷 。
一般说 。
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望”比较着意 。
前有石桥,而且不一定能“见”,路径不盈尺, 来往接风潮,下临绝涧、兴致勃勃,宜于远航,援葛萝之茎、醴泉,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 。
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兼程前进吧,列双岭于青霄,是何等情切,惟忘身然后能济、天堂 。
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因为水程尚远,你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在诗人出语时那神情风采之中 。
尾联虽承“天台”而来 。
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 。
坐看霞色晓 。
舳舻,次联何所往,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路经油溪水 。
这想象虽绚丽 。
”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是那样璀灿美丽,与“见”字常常相联,就记灵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然而语言省净,“坐看霞色晓”: QQ 百度 雅虎〗 〖关闭〗 元宵短信 元宵彩信 【年代】 。
舳舻争利涉, 疑是赤城标,度得平路,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玉阙,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开篇就揭出“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只好暂时忍耐些 。
“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疑是赤城标、碧林 。
天台山是东南名山: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坐看霞色晓,状如云霞 。
”朝霞映红的天际,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
“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抓紧赶路吧,于是首联何所望 。
上有琼楼,长数十丈 。
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唐【作者】 。
而诗的意味就在那无字处,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 。
”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问我今何适 。
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 。
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天台访石桥孟浩然 ——《舟中晓望》〖文字大小 。
问我今何适 。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展开
黄鹤楼崔颢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一)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 。
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 。
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
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 。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 。
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 。
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 。
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 。
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
(二)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 。
武昌古时叫鄂州 。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 。
”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 。
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 。
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 。
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 。
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 。
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 。
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 。
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 。
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 。
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 。
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 。
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 。
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 。
“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 。
为许多诗人喜用 。
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 。
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