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是什么意思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 。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 。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 。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 。
【五姓七望是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