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的翻译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二 )


因为离人,承受不了这许多愁啊 。三四句“总把春山扫眉百思特网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做出反问,实际上是加强确认,即使离人将眉黛画得如春山艳丽明朗,却总是无法纾解与爱人离别的愁绪啊 。
天气好有什么用呢?春天有什么用呢?江山如画又如何?抵挡不住对爱人的思念和悲伤离愁 。
其二的写作脉络和其一百思特网是相反的 。其一先写女子动态,再转入近景,用景致来暗喻相思之苦 。其二则先写景色,再插入离人动态,三四句则写女子动态,加强情感输出 。
专栏诗词精析视频专栏作者:梧桐树边羽68币3人已购查看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李商隐写诗,是注重塑造一种情感,关注的是情感本身,而并非来源,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在这两首《代赠》中,他着力于塑造相思之愁,用景物、人的行为从各个方面加强情感的塑造,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这种情感从何而来,他一概予以忽略,标题《代赠二首》就是故意地模糊这一指向,而世人读诗,多爱考证,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劲儿想搞清楚李义山这浓浓的愁绪从何而起,是他被困岛上的初恋情人?是他偷情的女道士?而李义山深谙人性,刻意隐瞒情感来处,只用文字塑造出深刻形象的情感,让无数人为之迷惑、迷茫,进一步加强了他朦胧派宗师作品的风格 。
你体会到了他诗歌传达出来的情感形象并爱上他的文字,就是李商隐的成功 。
你陷入到对他情感来处的追根溯源,就中了李商隐的圈套——因为他就是存心不告诉你答案 。
读李商隐的诗,掌握这一点关键,就掌握了打开他所有扑朔迷离作品的钥匙 。《无题》也好,《锦瑟》也好,皆是如此 。
换句话说,当我们抛开对他到底为什么这么说的追究,而只关注他说了什么,用心体会他的诗歌为我们塑造的情感境界,才算是真正读懂李商隐 。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的翻译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推荐阅读